谢瓒来府上提亲是个晴好的日子。
三书六礼,四聘五金,及,亲手射杀的一双大雁。
「瓒倾心陶家大姑娘许久,特来求娶。」
嫡母坐在上首,唇畔含笑。
她很满意谢家的诚意,尤其是那双大雁。
千金难买有情郎。
谢瓒珍重嫡姐陶朝珠,才会如此费心。
珠帘后,陶朝珠朝我勾唇,笑得嫣然。
我知道,这是挑衅。
陶朝珠不喜欢我,所以最清楚往哪扎我最疼。
我敛下睫,心中却无有半点波澜。
哪怕我知道,谢瓒是我上辈子相伴一生的夫君。
可这一生太短,也太让人难过——
不如不要。
嫡母最终应下了这门亲事。
笑容温和。
回院子路上,谢瓒拦住了我。
「小鱼儿,你跑哪去呢?」
我抬目望他,有些恍惚。
年轻了二十岁的谢瓒也很好看。
谢庭兰玉,丰神俊奕。
日光照在谢瓒脸颊上,更衬得他面如冠玉。
「小鱼儿,我要娶你的嫡姐了,你说她会不会同意?」
我后退一步,「会。」
谢瓒蹙了蹙眉,显然对我的回答不满意。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只是宋夫人应下了这门婚事,但朝珠是不是心甘情愿的呢?
「小鱼儿,你帮我问问朝珠,我怕委屈了她。」
少年的爱意多么明显啊。
爱到明明即将娶她,却还要为她的心意烦恼。
可当年谢瓒娶我,没有一个人问过我。
更没有千金聘礼和大雁。
我微微噙笑,不置可否道:
「谢公子,你和嫡姐天生一对,乃世间少有的般配。所以,不必问了。」
我抬目,凝视着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人,叹了一声。
谢瓒。
这一世,我不嫁你。
不做你的妻,不做谢宅的雀。
更不要喜欢你。
我将与人擦肩而过时,却又听见谢瓒问了一声:
「天冷了,姜姨娘的寒疾可好点了?」
仅一句话,险些让我落泪。
我吸了吸鼻子,加快了脚步。
「不牢您费心。」
我的事,不会再和谢瓒挂钩。
哪怕他怜惜我所有的过往。
上一世,京城人人皆道我命好。
在青州意外与谢瓒相识。
回京后又攀上他的正妻之位。
这么些年,谢瓒后宅只有一个妾。
他膝下也只有我所诞的一双儿女。
诸人皆艳羡我和谢瓒恩爱。
也少不了闲言碎语。
说我得了姜姨娘真传,学了一身狐媚本事。
谢瓒为我将嚼舌根之人一一惩过。
并放话:在他心中,此生只会有一个妻。
那时的我也以为谢瓒是爱我的。
可现下想来。
谢瓒那名宠妾,眉眼与陶朝珠有四五分像。
我的夫君,爱了陶朝珠一辈子。
我又忖到谢瓒与陶朝珠的初遇。
那时姜姨娘染了风寒,半夜烧得厉害。
下人拜高踩低,不肯请大夫为姨娘医治。
眼见姨娘越烧越烫,我再顾不得其他,哭着求到谢瓒面前。
翌日,姨娘的病好了。
谢瓒登门拜访。
谢瓒如在青州时,赞美我的文采,赞美我抄的诗书,赞美我的孝心,赞美我的坚韧。
他滔滔不绝,赞美我身上一切美好的品质。
眸里的欣赏都快要溢出来。
但偏偏,陶朝珠经过。
一袭石榴裙,红得胜火,灼灼艳绝。
谢瓒仅望了一眼,所有赞美的话便都卡了壳。
不过片刻后,他收回了视线。
我以为不过瞬息而已。
但现在的我才知道。
那片刻,约莫是谢瓒的天长地久。
长到要用一生,去还那一眼的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