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一辆军用大吉普,奔驰在坑洼的乡村土路上,扬起漫天黄色灰尘。
村道上几只逐食的小鸡,被轰鸣的汽车声惊吓到,慌忙挥翅疾走到田里,鸡叫声和发动机轰鸣声,惊醒了午间沉静的杏花大队。
家靠近路边的村民都闻声跑出来,想要看看是哪个大人物下乡。
1975年的农村,见到四轮的机会可不多。
进入大队中心,看起来应该是情报中心的大榕树,车子停下。
副驾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异常高大的男人,看起来差不多有两米高!
面部轮廓锋利硬朗,细长的眼,眸光泛着阵阵冷意。鼻梁高挺,薄唇微抿,本是十分英挺的长相偏偏被眉峰至眼尾那道疤痕破坏,生出十分不好接近的气息,凶悍又冷漠。
三三两两站在不远处看热闹的村民,轻易不敢上前。
高大男子抬脚向人群走去,众人不自觉地后退一步。
后座车门打开,车上又下来一对老夫妻。
“阿野,别板着个脸,吓着老乡们了。”
“老乡你们好,请问你们大队是不是有个大夫叫顾景天?”
精神矍铄的老妇面带亲切的微笑。
“顾景天?谁叫这个名字呀?”
“不知道,咱们村都姓李,是不是找错地方了呀?”
“哎呀!顾大夫不就姓顾嘛!”
“对对对!顾大夫!”
众人七嘴八舌,但就是没人说出顾景天的住处。谁知道他们是好人坏人,尤其是那高大小伙,一看就不像好人!
再说了,如果是为着顾家天仙来的呢,那更不行了!
(霍从野风评被害)
“老乡,我姓霍,这顾大夫当年抗战的时候救过我,谁知道十多年前失联了,这不才打听到他们一家的消息,这才赶了过来。”
老者身材高大,虽已不年轻却腰背挺拔,硬朗的气质不怒自威。年轻男子与他有三分相像,都是一看就不好惹的人。
“原来是这样,顾大夫家在大队东边呢,就在那山脚下。”
憨厚的张大牛手指了下东边的方向。
杏花大队位于江南,气候宜人,鱼米之乡,因此哪怕是七零年代,家家户户日子过得也并不算差。
大队依水而建,东边靠山,青砖绿瓦错落有致,好一幅绿水青山袅袅炊烟的美好画卷。
问清楚地址后,老夫妻谢过众人,与高大青年回到车上。
过程中青年面无表情,冷气萦绕在他方圆五米。
“阿野,等下到了你顾爷爷家,可收敛着点你的脾气,我们这次过来退亲本就不占理,你这态度等下让人家以为我们霍家仗势欺人!顾大夫救了你爷爷反而还结成了仇。”霍奶奶语重心长地叮嘱。
霍从野表情愈发冷淡,眸中的不耐几乎化为实质。
霍老爷子当年打仗的时候被伏击,顶着枪伤逃进了深山,被进山采药的顾大夫从濒死状态救了回来,还把他带回家养了两个月。
当时霍家唯一的孙辈霍从野刚出生,霍爷爷主动提出让孙辈结亲,还拿出了祖传的龙凤玉佩,将“凤”留给了顾家,商约若顾家生了男孩就结成异姓兄弟,是女孩便结为夫妻。
顾景天仅有一儿,当年还未到娶妻的年纪。
此后过了十年,顾家才出生了第一个孙辈,正好是个姑娘,两家便照约定,正式定下了这娃娃亲。
刚开始两家还有书信往来,霍家跟随着部队南迁北往,顾家守着松宁市的老宅开了几家医馆。
后来,霍家定居京都,而顾家却失去了消息,寄出去的信要不被原路退回,不然就是杳无音讯。
这一晃,就过了十年,算一算,顾家那丫头今年也有18岁了。
霍从野从小就不服管教,三岁开始学武,七岁就可以把一个成年人打趴下,因为性格太顽劣被霍老爷子丢去部队磨砺。
也正是凭着这股狠劲儿,他出任务永远冲在前线。
多硬的骨头他都啃的下,他曾带着七人小分队在边境深山伏击敌国一个连并大获全胜,毙了对方半数的人,且己方无一人阵亡。
凭着赤胆空拳,28岁便当上了团长,因为冷硬的长相和狠厉的手段,人送外号“活阎王”。
他从十岁便被告知自己有个未婚妻,就等着她成年就结婚。
从小就不受管束的他对此嗤之以鼻,后来两家失去联系,但爷爷总会提醒他这个婚约还作数,让他不要招惹外面的莺莺燕燕。
霍从野打小就对女孩避之不及,长大了也没心思考虑情情爱爱,一心只想着出任务,打敌人,抓敌特,女人,呵~只会影响他拔枪的速度!
这门没影儿的亲事他并不反感,因为对外帮他挡住了不少烂桃花。
但不反感前提是,亲事中的女方能一直失联中。
因此当上个月爷爷打电话到部队,让他马上请假回家去跟一直处于传闻中的未婚妻成婚时,他强硬地表示要解除婚约,不然霍家就等着失去三代单传的独苗吧。
之前那么多年没提解除婚约是人没影儿,他可以留着未婚妻的名头劝退热情来给他介绍对象的领导、亲戚。现在人找到了,他又不是真的要娶那没见过面不知名的女人。
霍奶奶本就对这婚事耿耿于怀,顾家失联,霍老爷子把持着孙子的婚事不放,害得霍从野二十八岁高龄还没结婚,同龄人娃娃都好几个了!
这孙子退婚决心强硬,被罚跪在门外一天一夜,背都直挺挺没塌下去过一分。再加上霍奶奶一哭二闹,怪霍老爷子固执,自己欠下的救命之恩非要用孙子的幸福去偿还,害得唯一的儿子生下的唯一的孙子一把年纪了还打着光棍。当年军区大院里多少朵鲜花想嫁入他们霍家,现在居然被逼着娶个村姑。
没错,看到电报上“杏花村”三个大字,霍奶奶脑海里浮现的就是一个农村里常见的黑黑瘦瘦,土气朴实的农村姑娘的形象。
想到自己唯一的大孙要娶这么个女孩,霍奶奶这个爱美了一辈子的老太太就不干了,她想着豁出去这张老脸不要了,也要帮孙子把这门亲事给退了,背信弃义的小人她来当!
况且,这顾家丫头今年刚满十八,正好是议亲的年纪,霍家这边把亲事一推,给上丰厚的补偿给姑娘当嫁妆,不愁这姑娘找不着好人家。
思索间,很快便到了村民们说的宅院门前。
一进的农村普通大宅,一人半高的围墙,围起的院子目测有三亩地,围墙内,青瓦白墙隐约可见。
此时正是农人中午休息的时间,但顾家的院门却大开,想来是为了方便同村乡亲过来寻医问药。
祖孙三人连同司机小陈一起下车,小陈快走几步,先一步到达门内问询。
“请问是顾景天顾大夫家吗?”
“是的,请进。”
院内传来温和的应答。
小陈返回,打开后车厢,将带来的礼物一一提起。霍家三人一起帮忙,一行人大包小包进入院内。
走入院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堵影壁,透过影壁隐约可见一个小院子,院内盛开得正灿烂的映山红越过障碍露出几分颜色。
进院门右手边是个木头凉亭,凉亭中间摆放着一张大案台,案台后,顾景天正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拿着一本书。
看到来人,顾景天忙站起身去迎。
“你们好,这是?”
“顾老弟,别来无恙啊!”
“你是…霍大哥!”
“霍大哥,真的是你们!”顾景天不可置信地盯着眼前一行人,从霍老爷子到霍奶奶再到霍从野。
“景天,是谁来了?”一道和煦的声音传来,顾景天的老伴顾心如从影壁后走出来。
“老伴儿,快来!是霍大哥跟大嫂来了!”
顾心如惊喜得小跑过来。
“大哥,大嫂,真的是你们!”
她眼里迅速泛起泪花,霍奶奶吴秋雨眼眶也红了一圈,抱住了顾心如,终于再见到老头子的救命恩人了。
“心如妹子,好久不见啊!”
以前行军的艰苦又浮现在眼前,众人一阵唏嘘。顾家夫妇二人把大伙招呼到正厅里坐下。
越过影壁,是一个铺着石砖的小院,围绕着小院,正面是三间青瓦白墙的宽敞大瓦房。
正中间那间作为正厅,青石板的地面,刷白的内墙,朴实的褐色实木三人沙发,和几张单人沙发,配着同色实木茶几。
没有印象中农村的泥沙土屋和脏乱环境,顾家看着虽清贫却整洁干净,还隐隐透着一股书香门第的雅致。
霍氏夫妇看到热情的顾家人,心中愈发愧疚,顾家对霍家说一句再造之恩都不为过,若不是当年顾景天相救,霍老爷子早就死在战火中,哪有如今风光无限的霍家。
再看顾家夫妇,虽不懂什么原因隐身山野,但通身的气质,顾景天一派儒雅温和,顾心如眉眼舒展,面上虽有一些风霜,眼神却柔和大方,俩老都是顶顶温和纯良的人,真是结亲的好人家。
“来喝杯茶,只有粗茶,不要介怀。”
顾景天将茶从公道杯中倒入茶碗,言语中透着喜悦。
自从顾家十年前离开松宁市,一家人辗转几番,几经周折,隐去前尘落户到苏省这个小村庄。
当年离开得匆忙,也怕留下隐患,所有线索都没留下给任何人。本想着待安定后再联系霍家人,谁知霍家早就离开了原来的地方。
不止霍家忧心霍从野的婚事,顾家一样发愁顾若溪的婚姻大事,眼看着溪溪已经十八了,再等下去只怕真成了老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