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病带走了本就思念成疾的穆念慈,也让杨过大病一场。
昏迷一天后杨过竟觉醒了前世记忆。
杨过来不及消化前世记忆。
此刻他已悲伤得不能自已。
他知道以后真的成孤家寡人了。
身旁虽是穆念慈冰冷的躯体,但他并没有半分惧怕。
此时,他不得不接受母亲离世的现实,内心反而十分平静。
他开始回顾刚刚觉醒的前世记忆。
前世他也叫杨过,生活在八百多年后的华国。
军人世家,父母皆是军人,并因公牺牲。
作为烈士子女,他也义无反顾报考军校。
军校毕业后主动选择分配到条件艰苦的南疆锻炼。
由于不怕牺牲、敢打敢拼,没几年就荣获一次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
就在杨过准备在部队大展身手时却突发意外。
在一次寻常的处置暴恐行动中,他身陷埋伏,最后弹尽粮绝,饮恨牺牲。
两世的杨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没见过自己的父亲,所以极其缺乏父爱。
这就能解释原著中杨过在遇到欧阳锋,感受到他的关爱后,竟同意认其为父。
哪怕后来知道欧阳锋不堪的过往,也能坦然接受并对其不离不弃。
此时,杨过记起穆念慈临死之时的嘱托,要杨过将她遗体火化后,与杨康合葬在嘉兴铁枪庙外。
第二天一大早,杨过遵奉母亲遗命,将穆念慈遗体火化。
他将火化后遗留的骨灰装在一口旧陶罐中,问清方向就朝嘉兴去了。
开始杨过还能用穆念慈仅存的一点银钱买些干粮。
后来干粮吃尽,他又不肯像原著那般干些偷鸡摸狗之事。
于是只能沿路乞讨或偶尔进山打些山货度日。
就这样边走边问路,不知过了多少天,十一岁的杨过终于靠双脚走到了嘉兴,其中之艰辛不足为外人道。
又经过半天的路程,杨过来到了铁枪庙外。
联想到当年自己父亲杨康,在铁枪庙中偷袭黄蓉,身中软猬甲上蛇毒,致毒发身亡。
最后落得‘葬身鸦腹’,尸骨无存的下场,内心不胜唏嘘。
子不言父过!
杨康的所作所为,杨过不好多做评说。
但杨过内心打定主意,将来定要为大宋子民做些力所能及之事,以弥补父亲当年所犯之错。
铁枪庙显然已破败多年,庙外荒草丛生。
杨过花了大力气才在一片荒草中找到一块石碑,碑上写着“不肖弟子杨康之墓”,旁边是丘处机的落款。
看到这些字杨过才敢确定这就是父亲的衣冠冢了。
为什么说是衣冠冢?
因为丘处机为杨康立碑时,其早已尸骨无存。
杨过找来挖掘工具,在杨康坟上挖出一块空洞,小心翼翼的将穆念慈的骨灰罐埋在空洞里,再用泥土填埋好。
他重新选好一块木板,上书“先父杨府君康”以及“先妣杨母穆氏”之墓,落款“不孝子杨过谨立”。
以此木板替换掉丘处机所立之墓碑。
身为人子的杨过,还是不想亡父死后还遭人诟骂。
将穆念慈与杨康合葬后,杨过开始思考自己往后该如何安身立命。
有着现代人的记忆,杨过不是没有想过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去寻找那些牛逼哄哄的神功秘籍。
然后偷偷修炼,猥琐发育。
待练到天下无敌,最后一鸣惊人,俯瞰众生。
但是,一想到现实连吃饭、住宿这些基本的温饱都没办法解决。
还有就算得到神功秘籍,不管是佛门的还是道家的。
可能连看懂都成问题,更别说练成了。
最终结果极有可能就是走火入魔、半死不活。
此次杨过步行到嘉兴,沿途底层百姓生活的痛苦与不易让他感触颇深。
不禁想到历史课上学过的知识。
由于南宋朝廷软弱无能,面对蒙古入侵,选择偏安一隅。
结果导致北方国土尽失敌手,国土面积被蚕食得只有北宋时期的三分之二。
虽然国土面积在不断缩小,但是地主阶级土地兼并的速度却没有减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随着国家土地高度集中在地主阶层手中,农民手中土地越来越少,导致南宋农民负担也越来越沉重。
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再一想到三十年后蒙古铁骑横行欧亚大陆,所向披靡时。
我泱泱华夏民族将匍匐于外族胯下,沦为低等民族,任异族欺凌。
想到这些,杨过紧握拳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杨过沉思了许久,猛地站起身,眼神坚定的望着远方。
心里默念道:“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他深知要彻底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单靠个人的势力,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得借势”
“借谁的势呢?”
杨过首先想到的是丐帮和全真教这两大江湖教派。
当然以后有机会还要借助朝廷的势力,毕竟没有朝廷的支持,仅凭江湖势力还不足以抵抗蒙古大军。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想要得到丐帮和全真教的支持,就绕不开“两个人”或者说“一对夫妻”。
那就是郭靖和黄蓉。
想通了这些,杨过不再纠结。
当即准备动身,去江浙一带寻找桃花岛的踪迹。
虽说按原著,还有一年郭靖和黄蓉就会出岛,寻找黄药师和洪七公的踪迹。
寻到嘉兴后,与李莫愁大战一场,机缘巧合下与杨过相认。
但时不我待,杨过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做,不敢耽搁一年的时间。
当然也有孤身一人流落江湖,生存艰难之顾虑。
杨过收拾了几件穆念慈留下的旧衣服,就出发了。
杨过并没有第一时间就离开嘉兴,而是先打听陆家庄的坐落。
杨过还记得原著中讲过有两个陆家庄。
于是在打听的时候还顺带打听了庄主的姓名,得到的答复是陆立鼎后才放心去寻。
杨过毕竟还是不忍陆家庄众人死于李莫愁之手。
想着去提前报信,让陆立鼎提前准备,以逃过此劫。
杨过一路问询,来到陆家庄正大门。
正巧几个庄丁正在修剪门前的花圃,于是急忙秉明来意。
庄丁听到有仇家寻仇,不敢耽搁,急忙跑去禀报。
不一会,一位相貌威严的高瘦男子赶来,走到杨过跟前说道:“在下陆立鼎,请问是公子相告有仇家来寻仇?”
杨过深深端详了一会,答道:“小子杨过,无意中听到一道姑谈起要灭陆家满门,特来相告”。
陆立鼎好似并不吃惊,冲杨过抱拳道:“感谢少侠相告,请入内吃杯茶水,让在下稍聊表谢意”。
杨过一来不好推辞,二来的确腹中饥饿,半推半就下被陆庄主引进了庄中。
在正厅坐下后,就看到几位下人端着茶水和点心走来,整齐地摆放在桌上。
陆立鼎微笑着示意杨过不用客气,随意享用。
杨过也就不再客气,大快朵颐起来。
吃饱喝足后杨过也表明身份,并提到即将启程去桃花岛寻亲。
“呀!”
当陆立鼎得知杨过是郭靖侄儿时,眼中满是惊讶的喊道。
他起身告罪道:“竟不知少侠还有如此身份,不周之处还请海涵”。
陆立鼎说完就吩咐下人去请夫人和家人到堂前与杨过相见。
杨过连忙道:“不敢不敢。”
但内心是诚实的。
他还是对见到陆无双和程英充满期待。
毕竟这两位,都是原著中被自己耽误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