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 >

这名门闺秀她不当了全文免费阅读(秋明月秋仲卿)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这名门闺秀她不当了全文免费阅读_笔趣阁(秋明月秋仲卿)

书法 2024-06-18 13:23:46

秋明月是在龙抬头那天被接回家的。

天色已暮,橘红色的晚霞染透了半边天,黄昏的风带来咕噜咕噜的马蹄声。在富丽堂皇的府邸侧门前停下。

“姑娘,到了。”

绿鸢掀开车帘,轻声道。

话落,就见自家姑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下马车。

“姑娘,您怎么样?”

秋明月是晕车晕的。

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城市里到处都是轿车,这种古老又迟钝的交通工具,多见于影视剧。

“无妨。”

她站了会儿,心头那股恶心的感觉渐渐散去,才道:“进去吧。”

头一次回家,只能从侧门而入。

只因她母亲沈氏,是见不得光的外室。

秋家是簪缨世家,书香门第,家教极严,偏生出了个私德有亏的秋仲卿。娶了世家之女为妻,又舍不下美貌的青梅。

想要享齐人之福,遂金屋藏娇,生下一对儿女,无名无分十几年。

亲娘死了,才被允许回家。

她跟着带路的韩嬷嬷走进正堂。

老太爷和老夫人位于上首。

秋明月规规矩矩跪下,给两人敬茶。

“见过祖父祖母。”

老太爷没什么表情,叫了一声‘起’。

老夫人倒是带着些许笑意,又看了看右下方坐在秋仲卿身边的林氏,“这是你母亲。”

秋明月再次端过丫鬟递来的茶,恭恭敬敬高举头顶。

“父亲母亲喝茶。”

秋仲卿笑着接过。

林氏绷着脸,没动。

秋仲卿轻咳一声,低声道:“父亲母亲都看着,别失了分寸。”

林氏想冷笑,到底还是忍住了,淡淡打量了秋明月一眼。

秋明月才十三,容貌却十分出众,肤如凝脂,眸如点漆,琼鼻樱唇,端的是丽质天成,国色天香。

“倒是像你娘。”

林氏这话不怀好意。

当初沈氏怀孕之时,秋仲卿就想接她回府,可林氏不同意,老太爷也觉得有伤家风,此事便暂时作罢。

可她生的孩子毕竟是秋家骨血,老太爷当初本想将她的女儿接回来,入族谱,行六。偏偏不久后林氏生下一个女儿,按序齿,刚好行六。

她本就恨极沈氏,怎能容忍沈氏的女儿抢了自己女儿的身份?

老太爷遂作罢。

是以秋明月刚生下来的时候,是没有名字的。

后来府中甄姨娘的五姑娘夭折,秋仲卿不知道是想恶心谁,把那个死去的孩子的名字给了沈氏的女儿,也就是秋明月。

所以从礼法上来讲,甄姨娘才是秋明月的生母。

林氏是在挑拨。

秋仲卿脸色微沉。

老太爷却在这时发话了,“去见见你姨娘吧,你自小病弱,不得已养在庄子上,如今回来了,也该去向她请安。”

在庄子上养病,只是对外的说法。

林氏总算露出些许笑容。

“父亲说得对,甄姨娘思女心切,已缠绵病榻多日。如今得见明月归来,定然心中愉悦,不药而愈。”

甄姨娘见着秋明月,不气死都算好的,高兴得起来才怪。

出了正堂,韩嬷嬷一边引路一边对她说:“五姑娘不必将大夫人的话放在心上。府里将您的事瞒得极好,姑娘少爷们也不知情由。只是甄姨娘大底心有芥蒂,不过她性情和顺,想来也不会太过为难您。再不济,也有老夫人为您做主,您且放心就是。”

“至于五少爷…”

韩嬷嬷顿了顿,“他养在夫人膝下,日后晨昏定省,姑娘总归是见得到的,倒不必心急。”

秋明月一点都不急。

五少爷秋明瑞,是她的胞弟,刚出生就被秋仲卿抱回府中,充做嫡子。

秋家家风的确严谨,哪怕沈氏给秋仲卿生了唯一的儿子,依旧不能被接回府。

说话间,已来到沁苑。

秋明月在外间等着,韩嬷嬷先进去禀报。

不一会儿,就传来甄姨娘满含怒意的声音。

“你们全当我是死人,便就都高兴了。”

瓷器碎裂的声音十分尖锐。

韩嬷嬷出来的时候,脸色很不好。

秋明月很体贴的说:“姨娘病着,恐精神不济,我明早再过来请安吧。”

韩嬷嬷松了口气。

“也好。”

秋明月住雪月阁,就在寿安堂旁边。

四个丫鬟动作麻利,很快就把行李安置好了。

晚饭也送来了。

绿鸢面色略有不平,“老爷和夫人都在寿安堂用晚膳,三姑娘六姑娘,甚至连九姑娘都在,偏不让我们姑娘上桌,算什么?”

孙嬷嬷冷着脸斥一声。

“去了也是站在旁边伺候人,姑娘喜静,不受那委屈。”

绿鸢闭了嘴。

红萼夏桐冬雪虽没吭声,面上也不免有些忧色。

头一日回府就被针对,往后的日子更难。

秋明月不觉得委屈。

沈氏是老夫人远房侄女儿,家道中落,寄养在秋府。和秋仲卿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就差临门一脚。

老太爷雷霆手段。

先将沈氏许给了自己的一位门生,又替长子聘了林太师次女为妻。

可惜沈氏命途多舛,新婚不到半年,丈夫就死了。婆母将儿子的死算在沈氏头上,差点将她沉塘。

她大难不死,腹中的孩子却没了。

老夫人把她接回了府,想让她给秋仲卿做平妻。

彼时林氏才刚过门,哪里容得?

好在老太爷觉得有辱门风,坚决不许。他本想安排沈氏再嫁,可老夫人不同意。觉得要不是丈夫强行拆散有情人,侄女儿也不至于年纪轻轻就做了寡妇,二嫁多半只能配鳏夫,下半生不知要受多少罪。

夫妻俩争执不休,最后各退一步。

把沈氏送去了庄子上。

秋仲卿余情未了,时时探望,一来二去,旧情复燃。

最委屈的是林氏,是以讨厌她也情有可原。

甄姨娘憎恶她更是应该。

老夫人才是最拎不清的那个。

芙蓉苑。

林氏心里憋闷,晚膳没吃几口就回房了。

金嬷嬷奉上热茶,安抚道:“夫人不必生气,沈氏已死,连族谱都没上,碍不着您什么。五姑娘毕竟是老爷的血脉,总不能一直养在外面。您若是不喜欢,以后少叫她来跟前请安就是。”

“等过两年,您挑个合适的人家,给把她嫁出去也就罢了,实在犯不着继续跟老爷怄气。”

林氏冷笑。

“你没瞧见老夫人那一脸心疼的模样?怕不是以为我会吃了她,怎肯让我替她安排婚事?”

金嬷嬷笑着说,“那不正好么?省得您劳累。”

林氏沉吟片刻。

“我瞧着父亲似乎也不怎么喜欢她的样子,都没让她在寿安堂一起用晚膳,认认长辈和府里的兄弟姊妹们。”

金嬷嬷知道她的心事,低声说:“五少爷自出生起就养在您身边,是老爷唯一的嫡子。老夫人再糊涂,也不会乱了府里的嫡庶尊卑,您且安心就是。”

林氏语带讥讽。

“她侄女儿在外熬了十几年都没能熬到一个名分,如今人死了,她怕是把这笔账都算到了我头上。刚才当着父亲的面,她不好为难我。却拿着长辈的架子,一味的使唤明玉和明兰。”

“她的宝贝孙女没能上桌,她便拿我的明玉明兰撒气—”

打从林氏进门开始,老夫人便不满。

一恨她占了自己侄女儿的正妻之位,二恨她没有生出嫡子。

连带着,对她生养的三个女儿都不喜欢。

金嬷嬷等她消气了,才道:“五姑娘占着甄姨娘女儿的身份,这笔账,由得他们自己算。您现在最该防着的,是二房。”

老夫人因不喜林氏,便愈发偏心二夫人黄氏。

黄氏一直有夺中馈之心。

林氏思忖片刻,道:“明轩也十八了,春闱过后,也该议亲了吧?他是家里的嫡长孙,深得父亲喜爱。此次高中,必会为他聘一位高门贵女。纳采 、 问名 、 纳吉 、 纳征 、 请期 、 亲迎 。够她忙了。”

金嬷嬷笑着点头。

“夫人英明。”

黄氏的确对儿子的婚事很上心。

第二天秋明月去给甄姨娘请安,依旧被拒之门外,倒是见到了她的小女儿,九姑娘秋明絮。

小姑娘生得白净清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的看着她。

身边的嬷嬷显然是知情人,对秋明月也没多恭敬,只微微福身,“姨娘刚喝了药睡下了,五姑娘晚些再来吧。”

秋明月依旧好脾气。

“九妹是要去寿安堂去给祖母请安么?正巧,一起吧。”

寿安堂里早就坐满了人。

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以及府里的姑娘们都在,粉妆柳绿,珠翠满头,那叫一个赏心悦目。

姐妹俩挨个给长辈请了安。

老夫人和善微笑,“明月昨日刚回来,你们都还没见过,正好今天你们都在,也好叫她认认人。”

老太爷三子一女,其中只有三老爷是庶子。

到了孙辈,可谓是阴盛阳衰。

除去夭折的,平安出生且长大的女孩儿共九人,其中长房贡献了一半多。男孩儿一共五个,其中二房的庶子秋明浠是个死胎,他生母难产,一尸两命。

不同的是,他有碑有名。

同样是难产夭折,长房云姨娘的女儿非但族谱无名,甚至死后无碑无墓。

云姨娘是老夫人赐的通房,不怎么得秋仲卿喜欢,因生产而亡,才上了族谱。

算是慰藉。

清明除夕,能得秋仲卿所有儿子香火供奉。

秋仲卿就一个儿子。

秋明瑞四岁开蒙,大夫人兴许是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对他很严格,平日里除了给父母请安,几乎都用在了读书上。

秋明月只和他打了个照面,他就匆匆走了。

二夫人笑了下,“明瑞真是勤勉,咱们家怕是要出个小秀才了。”

大夫人从秋明月身上收回目光,淡淡道:“比不得明轩,年纪轻轻已经考上解元,若能三元及第,没准儿还能尚公主。”

老夫人皱眉斥责,“皇家事,也由得你置喙?”

大夫人不吭声了,心中却冷笑连连。

黄氏出身不显,却心高气傲得很,这两年拒了不少求亲者,若说她没有攀高枝的心,林氏是决计不信的。

老夫人见林氏识趣,也没再多加责难,而是笑着对秋明月招招手。

“你过来。”

秋明月顶着所有人的目光上前,“祖母。”

老夫人是越看她越满意,又招手让秋明絮上前。

“甄姨娘病着,也无法照顾明絮,你是姐姐,就辛苦些吧,今日明絮就搬去雪月阁同你住。”

妾室所生子女皆由嫡母抚养。

只是老夫人不喜林氏,借口她膝下儿女众多,无暇分身,让甄姨娘自己养育秋明絮。

姨娘病着,嫡母可好好的在这坐着呢。

老夫人还真是不放过任何打压林氏的机会,顺带着给秋明月拉足了仇恨。

二夫人惯会见缝插针。

“可不是嘛,这一母同胞的亲姐妹,总归比旁人更尽心。明月,你说是吧?”

是什么是?

合着你俩打擂台,拿我祭天是吧?

秋明月心里腹诽,面上不显。

“祖母和二婶母所言极是。只是为人子女者,当尽孝道。如今姨娘病重不起,孙女理应侍奉汤药于榻前,直至姨娘病愈,恐无暇照顾九妹。”

本朝以孝治天下。

秋明月搬出孝道,老夫人再无话可说。

二夫人倒是看了秋明月一眼,“明月真是孝顺,可把她的姊妹们都比下去了,果然还是母亲慧眼。”

她自己没女儿,就可劲儿拉踩。

还顺带给老夫人拍了一通彩虹屁。

行吧,秋明月又成众矢之的了。

大夫人却突然开口了,“若论孝心,府里的姑娘们谁又能比得上明珠呢?母亲喜欢礼佛参禅,她便日日研习佛法,去年还亲手绣了一幅《心经》作为寿礼送给母亲。难为她,小小年纪,也能静下心来读那些晦涩的佛语,这可比侍奉汤药辛苦多了。”

秋明月着实没想到大夫人会替自己解围,当然她有可能只是单纯的不想让二夫人太得意。

这话一出,齐刷刷的目光全都落在四姑娘秋明珠身上。

秋明珠是二老爷的妾室方姨娘所出,乖巧安静又低调,很得老夫人喜爱。

“明珠确实有孝心。”

老夫人温和的笑容里多了几分真切,和对秋明月浮于表面的维护是不同的。

“也是云舒教女有方。”她瞥一眼大夫人,“说起来明玉和明珠同龄,却急躁不够稳重,明年就及笄了,也该静静心。在家由着你,日后出了门,可没人继续纵着了。”

秋明玉脸色微白,既恼怒又难堪。

相关知识
精选知识 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