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 >

五十岁少女要离婚,活久见全文免费全文小说免费_冯玉珍小灵小超精彩阅读全文

书法 2024-04-23 09:03:15

儿子的女友初次登门,本想进厨房搭把手,却被儿子硬生生地推了出来。

“小灵,你来我家不用动手,做饭有我妈在,我们只管享用就是了。”小灵被儿子推着前行,还不时地回头望着我。我脸上沾满了厨房的油烟,尴尬地笑了笑。这个善良的姑娘,嫁到我家来,真是委屈她了。

丈夫总是挑剔,说出去吃饭既不健康又浪费钱,因此,家中的一日三餐自然而然地成了我的负担。

“你们年轻人去玩你们的吧。”丈夫在人前总是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长者模样。

但当我俩独处时,他立刻露出了嫌弃的神色:“王芳,你能不能洗洗头发,这油烟味儿让人恶心!看看人家玉珍,再看看你,真是丢人现眼!”他总是这样,毫不掩饰对我的轻蔑。

冯玉珍,那位守寡的二弟妹,总是打扮得光鲜亮丽,对我丈夫投来含情脉脉的目光。

她常常夸赞:“大哥真是个好男人,这么多年了也不离不弃。嫂子,你真是好福气,不像我,命苦啊!”此刻,她正端坐在客厅里,身着优雅的长裙,头发盘成一个髻,还亲切地拉着小灵的手嘘寒问暖,仿佛她才是这个家的女主人。

儿子给冯玉珍倒水,她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头:“小超一直是个孝顺的孩子。”她的话语中充满了母性的温柔。

同样是女人,她活得像电视剧里的幸福女主角,而我,却像个满腹牢骚的黄脸婆。但事实上,一直默默为这个家付出的人是我。

昨晚,我彻底打扫了卫生,清理了儿子藏在床下的臭袜子和丈夫按在花盆里的烟蒂,一直忙到深夜。

凌晨四点,天空下起了小雨,我请求丈夫开车送我去菜市场,他却暴躁地拒绝了:“油不要钱啊?你骑电动车去!一大早就给我添麻烦!”我无奈,只能骑着电动车,车篮里装满了沉重的蔬菜,把车把都压弯了。在湿滑的路面上,车轮突然打滑。

摔倒时,沉重的车身压在我身上,泥土和蔬菜溅了我一脸。我打电话向丈夫求助,电话那头只传来一声暴躁的挂断声。

那辆与我一样破旧不堪的电动车,竟然也在这关键时刻选择罢工。

雨水混合着汗水,我艰难地推着这辆沉重的车子,腿脚都已不听使唤,好不容易才抵达单元楼前,却看到丈夫正准备驾车外出。

他对我身上的泥泞视若无睹,反而抱怨起来:“你这只不知道回家的野狗,跑出去就不知道回来了!天气不好,玉珍家不让车开进小区,我去接她。你赶紧上楼准备饭菜!妈尿裤子了,记得多洗几遍!”

婆婆因老年痴呆而生活无法自理。

我刚要迈步上楼,儿子又出现在眼前,他瞥了眼我手中拎着的菜袋,一脸的不满:“妈,小灵第一次来我们家,你就买这些普通菜?太寒酸了,真是丢人!”

此刻,那些被认为是丢脸的菜正在锅中经受着油煎火烤。

一阵焦糊味将我的思绪拉回厨房的油烟之中。

“菜都烧焦了!你在发什么呆!”丈夫一巴掌拍在我的腰上。

这一拍让我的摔伤处剧痛,我忍不住咧嘴表情痛苦。

“鬼脸做什么,也不嫌丢人!待会儿吃饭别上桌了。”张国庆不耐烦地瞪了我一眼,“免得大家看了没胃口。你能不能学学玉珍,有点女人样子。”

面对丈夫的指责,我紧握手中的锅铲:“张国庆,每次家里来客人,哪一次不是我在厨房忙前忙后,给你们端茶递水,伺候到吃完?我什么时候坐上过你家餐桌?冯玉珍好,怎么不见她来帮你炒菜?”

听出我语气中的讽刺,张国庆羞怒交加,压低声音斥责:“你发什么神经!不可理喻!你和玉珍比?你也配!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

那个让人忍不住念叨的冯玉珍在客厅催促:“嫂子,菜好了吗?妈说饿了。”

“我要吃饭!”婆婆扯着嗓子尖叫,满脸凶相,皱纹中透露着刻薄。

儿子赶忙向女友解释:“别担心,结婚后我们不会住一起,我奶奶有我妈照顾,绝不会拖累我们。”

饭菜摆满了桌子,婆婆坐在轮椅上,一脸的沧桑与刻薄。

我像往常一样想给她系上围裙喂饭,刚弯下腰,就被婆婆一巴掌扇在脸上。

“不给我吃饭的坏女人!打死你!”婆婆患有老年痴呆已三年,原本火爆的脾气变得更加凶猛,常常摔东西打我。

儿子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女友的脸色。

丈夫则在一边打着圆场:“以前不这样,都是病闹的,年纪大了离不开人,不过你们放心,有我在,不会影响你们小两口的正常生活。”

真是厚颜无耻。

张国庆已经 55 岁了,白天上班就是喝茶打牌,晚上应酬就是喝酒唱歌,家里油瓶倒了,他也只会骂我眼瞎不懂得扶。

与张国庆一样脸皮厚的,还有冯玉珍这位。

“父母养育子女长大,子女就应该赡养父母。”冯玉珍的眼神总是那么温柔,她对婆婆说,“妈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像个孩子一样,这也是我们报答她的好机会啊。”

的确,婆婆年轻时吃了很多苦,帮忙照顾冯玉珍的孩子,做饭等家务活都是她一手包办。

冯玉珍的儿子,比张超小一个月,是个遗腹子。我坐月子的时候,婆婆却一天都没照顾过我,因为冯玉珍快生了,身边不能没有人。

丈夫总是说,冯玉珍大着肚子,丈夫又去世了,实在太可怜了。我们每个月工资的一大半都用来给她买补品。

从产检到生产,冯玉珍每次都是丈夫陪着去,出钱又出力,忙前忙后。我娘家没人,刚生完孩子,身体虚弱,根本下不了床。

每天,婆婆都会拎着鸡汤炖肉去冯玉珍家,然后在我床头放两个剩馒头,再给我一碗凉水,这就是我一天的饭。

刚出生的儿子很闹腾,得抱着才肯睡,一放下就哇哇大哭。我抱着儿子,手里干裂的馒头被眼泪打湿了,可就是送不到嘴里,因为胳膊酸得都动不了了。

后来,冯玉珍生了孩子又要上班,说要挣钱养活自己和孩子。婆婆就说她一个人带不了两个孩子,让我辞职在家带孩子,还说我命好,伸手就有丈夫给钱花。

婆婆说:“玉珍命苦困难,可不能亏待了她。”但冯玉珍并不困难,她的小叔子是个包工头,生前挣了不少钱,死后还留下了一大笔补偿金。

丈夫还给她托关系安排了工作,坐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上班就跟同事聊聊天,每个月的钱也足够他们母子吃饭了。

一天三顿饭都是婆婆买婆婆做,我丈夫每个月还会分一多半工资去接济他们母子。这要是命苦,那我还真愿意跟她换换。

婆婆病了之后,冯玉珍一分钱没出,也没照顾过半天。偶尔来吃个饭,还妈长妈短地叫得可亲热了。

偏偏丈夫就吃这一套,听见冯玉珍刚才那番话,看她的眼神里满是赞许。

儿子则握住女友的手趁机表白:“爸爸从小就教育我要孝顺,你是家里的独生女,以后我会像孝顺我爸妈一样对他们二老的!”

“阿姨,您也赶紧吃饭吧。”小灵看着我,满是关切地说,“看您刚刚走路不太舒服,是腿疼吗?”

在这个家辛苦了三十多年,没想到今天刚来的姑娘这么关心我。我也不想辜负她的这份好意,只好强颜欢笑。

“你阿姨就是懒,早就叫她多出去活动活动,免得身体退化,可她就是不听。”丈夫像往常一样数落我,“生了小超后,干脆连工作都不去了,人都快傻了,她不会说话,孩子你别见怪。”

“嫂子就是嘴笨点,人懒点,但都是一家人嘛,少不了要多包容一些。”冯玉珍笑着说,“以后小灵想找人聊天,嫂子不了解年轻人的世界,就来找我这个婶婶吧。”

“对呀!咱们平时看的聊的,婶子都知道,不像我妈就只知道围着厨房转,而且婶子特别理解年轻人。我青春期那会,我妈只知道逼我学习,要不是婶子开导我,说不定我都抑郁了呢!”儿子感激地看着冯玉珍。

“这孩子,都过去了,还提那些干啥。”冯玉珍摆摆手,“你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在我心里,你和小涛是一样的。”小涛是冯玉珍的儿子,现在在国外工作。

听冯玉珍这么说,儿子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失落。他心里肯定在想,为啥生下他的是我,而不是冯玉珍呢。

儿子初中时迷上了网络,逃学旷课,大半夜我一个网吧一个网吧地找他,苦口婆心地劝他学习的重要性,结果却被他用力推倒。

“学学学!学习是你儿子还是我是你儿子!你看看人家婶子,从来都不逼着张涛学习!你再看看你!”儿子声嘶力竭地吼叫着。

“那是张涛都要出国念书了呀!”我满眼哀求地看着儿子,“超儿啊,不学习考不上大学,你就只能像妈一样一辈子待在这儿!难道你不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吗?”

“还不都怪你没能耐!有本事你也把我送出国啊!”张超吼道,仿佛我是害了他的罪魁祸首,“没本事为啥要生下我!自己没本事还让我吃苦!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让我吃苦出人头地,以后好带你过好日子是吧?你怎么那么自私啊!”

儿子离家出走去了冯玉珍家,冯玉珍送他回来的时候,还带了一台旧电脑。“人活一世就是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小超啊,婶子就希望你过得快乐。”

张超感动得当场抱着冯玉珍哇哇大哭,仿佛冯玉珍才是懂他的亲妈。

张超的成绩自从有了电脑后就开始直线下降,本来他有机会通过考试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结果却沉迷于网络,再也没有回头。

我急得团团转,嘴上都起了泡,多次跟我老公说,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儿子就毁了。

但冯玉珍却劝我老公,“让花成为花,树成为树。小超留在家里也挺好,以后老了我们还指望小超呢。”

她还真的开始依赖我儿子了,平时有搬搬抬抬的活儿,一个电话,我儿子就屁颠屁颠地跑过去了。

因为我当年把电脑砸了,儿子甚至闹着要跟我断绝母子关系,我跟他说就算断绝也要考上大学。

最后,张超勉强上了个大专,毕业后在一家企业打工,成了万千工蚁中的一员。

而冯玉珍的儿子听说已经在国外拿到了绿卡。

每次提到这事儿,儿子都是一声叹息,“我要是婶子的儿子就好了。”

“吃个虾。”冯玉珍给小灵夹菜,“我知道小姑娘都要保持身材,我嫂子做菜油大,下次你去我家,我给你做好吃的减脂餐。”

“你这是说我胖呢?”小灵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冯玉珍。

冯玉珍的脸色顿时尴尬起来。

儿子赶紧来解围,“小灵你误会了呀,婶子就是怕我妈做菜老套不合你的口味,你放心,以后结婚了都按你的意思来,我一定会让你成为全天下最幸福的女人的。”

小灵却站起身来,“张超,从进门到现在,忙里忙外的只有你妈妈一个人,而你们却一直在挑三拣四的,一个为家操劳这么多年的女主人都得不到尊重,我又怎么会相信你说的幸福呢?我想我们之间并不合适。”

“不是!你误会了!”儿子赶忙解释,求助的目光看向我,“妈!你解释一下啊!”

我不开口,我老公就接过话头,“小灵啊,一家人说话比较随意,这可上升不到不尊重的高度啊。”张国庆就像在单位开会一样在那和稀泥,“你阿姨喜欢这种家庭氛围,你也知道,一个家庭妇女最希望得到的就是家人的需要,这样她才能有存在感啊。”

冯玉珍也跟着补充,“你们新时代的女孩儿理解不了,嫂子这样老思想的女人能伺候老人,为丈夫儿子安顿好家里,就是她的全部人生了。”

相关知识
精选知识 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