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 >

亲子疑云!全章节小说周阳光李明辉完结版阅读

书法 2024-04-17 13:03:05

我闻此言,心中虽略感意外,但表面仍保持着轻松姿态,嘴角勾起一抹微笑,随口应答:“说不定是隔代遗传的神奇力量在发挥作用呢。”试图以此化解尴尬,将话题引向轻松的一面。

然而,就在喧闹声渐渐复归之时,一个刻意压低的声音犹如暗流潜入,悄然钻入我的耳膜:“说实话,我觉得浩浩长得挺像李明辉。”此言一出,犹如平地惊雷,瞬间打破原本和谐的氛围,尤其是考虑到李明辉这个名字所承载的特殊含义——他是妻子佩情十年前已故的初恋情人。

这突如其来的言论犹如一根无形的针,刺破了欢乐的气泡,让我心头泛起一阵异样的涟漪。尽管声音的主人刻意压低了嗓音,似乎只想让我一人知晓这个敏感的观察,但其内容之重,令我无法当作寻常戏谑一笑置之。李明辉,那个本应在岁月长河中渐行渐远的记忆碎片,此刻却借由他人之口,以一种令人不安的方式重新浮现在眼前,与我挚爱的儿子建立起某种微妙的联系。

我努力维持着表面的镇定,内心却翻涌起复杂的情绪波澜。是巧合,还是隐藏的秘密?抑或是旁观者过度解读的错觉?无论如何,这个问题如同一颗种子,悄然在我心底种下,等待进一步的审视与解答。而此刻,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我只能将这份困惑深深埋藏,独自咀嚼这份突如其来的困扰。

当“李明辉”这三个字冷不丁地闯入耳畔,我如遭电击般短暂失神。这个名字,承载着一段深重的历史,一段属于我妻子佩情的初恋往事。彼时,李明辉与她曾是校园里公认的璧人,他们的恋情甜蜜如诗,令旁人艳羡不已。然而,命运无常,大学毕业仅仅三年,李明辉便被胰腺癌无情地夺去了生命,走得既惨烈又痛苦。据闻,他病至晚期形容枯槁,已不复人形,那般折磨足以撕裂所有目睹者的内心。

他的葬礼上,佩情以未亡人的身份为他送行,那份悲痛欲绝的深情,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她陷入了深深的消沉,数度以割腕的方式试图逃离无尽的苦痛。最严重的一次,她甚至被送进了ICU,生命垂危。我前往医院探望,眼前的她苍白如纸,毫无血色,面部表情凝固,眼神空洞无神,仿佛失去了灵魂的牵绊,成了一个失去生命力的纸偶。与我记忆中那个活力四溢、阳光明媚的她相比,此刻的她判若两人,令人心疼不已。

我敏锐地察觉到,她的灵魂正在遭受剧烈的撕扯,一点一滴地从肉体中剥离,那种痛楚如此深刻,以至于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心也随之寸寸碎裂。面对她的绝望与哀伤,我除了陪伴与守望,竟无力阻止那股吞噬她生命力的黑暗力量。这段过往,宛如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我们共同的记忆中,每当提及李明辉这个名字,就如同揭开那层尚未结痂的疤痕,疼痛与哀愁瞬间涌上心头。

自大一伊始,我便对佩情怀揣着一份隐秘的倾慕,然而那时她已心有所属,与李明辉如胶似漆,恩爱非凡。我深知不应破坏他们的美好,只能将这份情愫深藏心底,默默关注着她的喜怒哀乐。直至命运的转折点来临,我终于看到了接近她的契机。我决意不再隐藏情感,以朋友的身份陪伴在她身边,而后逐步过渡到恋人的角色,陪她穿越那段漫长而黑暗的悲伤隧道。

在我不懈的关爱与陪伴下,佩情终于从丧偶之痛中逐渐振作,心境渐趋明朗。走出阴霾后,她选择与我共结连理,婚后一年,我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可爱的儿子浩浩。这些年来,我对母子二人呵护备至,浩浩乖巧懂事,非但未曾成为令人头疼的“熊孩子”,反而如同贴心的小棉袄,时常吐露暖人心脾的话语。我们夫妻之间相处和睦,鲜有争执,遇事总能及时沟通,不拖延至明日,即便偶有误会,怒气也仅停留瞬息,迅速得到化解。如此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我深感幸福满溢。

我对佩情的人格品质有着深刻的理解与信任,深知她绝非会做出背离誓言之人。因此,对于今日同学聚会上那些看似挑拨的话语,我选择一笑置之,将其视作茶余饭后的笑谈,任其随风飘散。我坚信,我们的爱情坚如磐石,经得起任何考验,那些流言蜚语,不过是生活海洋中泛起的小小涟漪,无法撼动我们家庭的基石。

尽管我竭力将同学会上的言论视为戏言,但内心的疑虑却如同一粒种子,在潜意识深处悄然萌芽。回到家后,我被一股莫名的力量驱使,翻找出妻子佩情的毕业合影,目光锁定在李明辉的照片上,继而又拿出浩浩的照片,进行一番仔细对比。

对比之下,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浩浩与李明辉之间的相似之处竟高达五分,尤其是那双标志性的双眼皮大眼与高挺鼻梁,越看越觉神似;反观我与浩浩之间,除了一些因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习惯性神态或表情相似外,似乎并无太多先天遗传特征的吻合。至于佩情,她与浩浩的相似之处也仅限于小巧的嘴巴与圆润的下巴,勉强算是两分相似。

我极力压制住内心的惊骇与疑惑,试图从积极的角度寻求解释:也许浩浩并非我和佩情亲生,而是他在出生时,医院不慎抱错了孩子,恰好是李明辉家族中的某个亲戚家的孩子。这样的假设,似乎能为当前的状况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然而,新的疑问接踵而至:为何佩情始终坚称浩浩与我们夫妇二人相似?哪怕面对他人的质疑,她都毫不动摇,坚持己见。她的这种坚定态度,使我心中的困惑愈发深重,也使我更加迫切地想要探寻事情的真相。

面对浩浩可能并非亲生的疑虑,我并未深陷其中,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可能性。浩浩所在的学校安排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新增了抽血化验环节。对此,我并未过多在意,毕竟这类常规体检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

然而,正在上班的我接到老师焦急万分的电话:“周浩家长您好,浩浩在抽血时突然晕倒了,麻烦您尽快前来医院。”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在我心中激起一团疑云。然而,对浩浩安危的担忧瞬间压过了所有杂念,我几乎是本能地放下手头的工作,全速赶往医院。

直到亲眼看到浩浩虽然昏迷但并无生命危险,我才得以在紧张情绪稍缓后,开始思考他晕血这一异常现象。我与佩情均对血液并无特殊反应,但记忆中,李明辉似乎是晕血的。那是在大学的一场校级运动会中,李明辉报名参加了三千米长跑比赛,他一路领先,甚至在途中向观众席上的佩情献上飞吻,尽显自信风采。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临近终点的冲刺阶段,他不慎摔倒,膝盖和小腿被硬生生磨破,鲜血淋漓。那剧烈的疼痛让他的五官都扭曲变形,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不仅因伤痛而显得虚弱,更是出现了明显的晕血症状。

此刻,浩浩的晕血反应与李明辉的往事重叠在一起,犹如一块沉重的石头投入心湖,激起层层涟漪。这一巧合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浩浩的身世之谜,心中那份原本被强行压抑的疑虑再次浮上水面,且变得愈发难以忽视。

李明辉那次晕厥事件,的确让在场的所有人惊慌失措,甚至有人准备拨打急救电话。所幸他并无大碍,仅仅是晕血所致。由于一直以来,我们都悉心呵护浩浩,尽量避免他遭受伤害,使得这一特殊情况并未引起我们的注意,久而久之,连他自己似乎也淡忘了这段经历。

此刻,我心中涌起的疑惑促使我立刻掏出手机,查询晕血是否具有遗传性。结果显示,晕血倾向确实存在一定的遗传可能。这一信息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令我心头陡然一震:如果晕血可以遗传,那岂不是意味着浩浩有可能是李明辉的血脉?

然而,理智告诉我,这种猜测过于离奇。李明辉已然逝世十年,如何能诞下子嗣?难道真如某些荒诞不经的故事所言,鬼魂能使人生孕?这样的念头甫一冒出,便被我立刻否决,实在是太过荒谬。

思绪纷飞,我脑中一片混乱,此刻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面色苍白、仍在昏睡中的浩浩身上。看着他,我心中五味杂陈,无法用言语形容。

就在这时,我提前拿到了浩浩的体检报告,目光扫过各项指标,当看到血型一栏赫然标注为“O型”时,我顿时一愣。我记得明明浩浩之前的血型是B型,难道是我记错了?还是这次的体检结果出现了错误?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无疑为我心中的疑云又增添了一层厚重的迷雾。

相关知识
精选知识 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