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 >

全章节祝景澜黄之桐小说精品阅读穿越:我在相公铺子里当伙计by孤舟垂钓者

书法 2024-03-23 17:01:34

相对于外院的热闹喧嚣,屋内显得不同寻常的安静。

日暮里,红烛晕着橘黄的光,不谙世事的燃烧着,

偶尔传来轻微的噼啪的声音,在寂静的室内被无限地放大,传入耳朵,直击着屋内人的心。

黄之桐顶着盖头,正襟危坐在床沿。

沉重的凤冠和繁琐厚重的霞帔,拘了她一整天,此刻的她疲惫不堪,浑身酸痛。

洞房里已经没有瞧热闹的客人,谷雨和清明没有动静。

想必黄家陪嫁的嬷嬷还在,或者祝家的丫鬟和嬷嬷也在。

她不敢轻易的动弹,她的身份和教养让她只能安静端庄的坐着,

坐着等那个身为新郎的男人来了以后她才能动弹。

可那个男人自从把她送入洞房,没说一句话离开后,就再也没有过来。

随着他离开的,不仅有闹洞房的热闹,还有看热闹的尴尬,

留下的只有下人们噤若寒蝉的无措。

室内的火盆烧的太旺,她口干舌燥,后背都有些冒汗了,可是她的心却越来越凉。

即便她做好了万全的心里准备,

可是当真那不知道珍惜和呵护她的人,把她冷落在洞房里不管不顾,

她还是有些失望的。

幸运之神终究没有眷顾她,他真是如传说中的那样是勉强才娶了她。

丫鬟嬷嬷们尴尬的沉默,一点点浇灭她侥幸的心理。

想必她们看到或者知道了什么。

算了吧,她默默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拿出大家闺秀的风范忍耐着,不过是僵硬着多坐一会儿罢了。

这不正是自己所求的嘛。

九个月前。

阳春三月,轻风拂过万物的脸,温柔的不像样子。

暖暖的阳光唤醒了蠢蠢欲动的生机,软香轻红的天地间,满世界仿佛都是菩萨的微笑。

躲了一冬的鸟儿呢呢喃喃,欢呼雀跃。

园子里春花烂漫,争奇斗艳的不止花儿,还有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年轻女子们。

黄之桐处身世外的瞧着这眼前光景,也算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韩国公府今日热闹非凡,为老太太做六十大寿。

府内自是张灯结彩,丝竹绕耳。宾客们你来我往,脸上都挂着热忱的笑意。

拜寿的人或拖家带口,或三五成群。

男宾在外院高谈论阔,意兴盎然。

女宾们入内院,叽叽喳喳,调笑雀跃。

但作为国公府的五姑娘,此番热闹的盛景于黄之桐来说,

却是难熬的聒噪。

她依着规矩给老太太磕头祝寿,说着中规中矩的祝寿词,送上中规中矩的贺礼。

便知趣的站到不起眼的角落,免得惹老太太不快。

待客人渐渐多了起来,樟荫堂里便没有她落脚的地方。

她终于悄无声息的从那个不乐意接纳她,她也不喜欢的地方走了出来。

可院子是暂时不能回去的,免得国公府的下人嚼舌根说她不懂礼数。

她装作待客的样子在园子里逛了几处,只能去了她常去的湖边歇脚。

此刻樟荫堂里围着今日老寿星的,除了国公府里小辈们,大多都是来拜寿的夫人姑娘们。

大家围着老夫人,想着法的逗她开心。

威源将军的夫人冯氏也在其中。

因着威源将军现在边塞驻守边关,在朝中地位颇高。

所以冯夫人在一众女眷中地位并不低,除了主家夫人外,她已然已经坐到宾客席的第十几位。

虽然离上首的老夫人远了点,但说话声音大一些,老夫人还是能听得见的。

她尽力的表现积极热络,让大家特别是韩国公府的人都注意到她,谁叫她有求于人呢!

冯夫人如今想求的,与在坐的几位夫人心中所求一样,

都是国公府那位还未及笄却盛名在外的七姑娘。

七姑娘是国公府长房黄赫陵的嫡出幼女。

长房大夫人王氏育有两子两女,长女四岁时不幸病死,如今膝下只有这么一个嫡出的姑娘。

所以七姑娘颇得长房夫妇疼爱,从小悉心培养,琴棋书画自不在话下。

知书达理,德才兼备,容貌也是国色天香的级别,在贵女圈里声名远播。

冯夫人也不是非七姑娘不可,但是拧不过她那位大龄依然没有婚配的长子。

好容易松口要求亲,张口就是韩国公府的七姑娘,真是难为她这个娘亲了。

偏生那在府里说一不二的婆母听说了孙子的意思也极力的催促她上门求亲。

满京城人都知道韩国公一身傲气,从不拉帮结派,也不乱站队伍,孑然一人立于朝堂之上。

为此深得皇上厚爱,众臣倾佩。

但也因此有不少人拉拢他,巴结他 ,可他不吃众人那一套。

于是想和他套近乎拉近关系,唯一的办法就是和他结亲家。

如今被国公府视若珍宝的七姑娘又是人中龙凤,哪有那么好求娶的。

她只能硬着头皮上前了,便有了今日没皮没脸的表现欲。

国公府的这次寿宴,贺寿是主要目的,但另外的意图也很明显。

大家心照不宣,七姑娘还有两个月将及笄,正是说亲的时候。

借着这次韩国公府寿宴的机会,大家都来探探韩国公府的口风。

当然,娶不到七姑娘,国公府还有五姑娘,十姑娘,表姑娘。

家中有适龄儿郎的夫人们大都有如此想法,所以把年轻未婚配的公子姑娘们都带了出来。

女眷们平日里没有太多的机会出门,在寥寥几次的社交中要抓住机会,

该打听的打听,该展现的展现,该相看的相看。

姑娘们到了青春妙龄,除了比美,心思多半都在择婿上,谁也别笑话谁。

这种场合自然要打扮的漂漂亮亮拿出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沉鱼落雁之姿。

韩国公府把园子一分为二,依内湖为界,东边给姑娘们弹琴作画,赏花看景的,

西边是公子们比武射箭,吟诗作对的。

倘若想一起切磋技艺,主家也没严格阻止,不要出丑就行。

于是公子姑娘们借着寻自家妹妹,瞧自家哥哥的理由自然而然的就走到一起。

他们相互之间见过,瞧上眼的就多看几眼,

想引起他人注意的可以适当的展露自己过人的一面。

威源将军的长子祝景澜也在这些公子当中,

但他没有挤在人群中念诗赋词,也没有在演武场上出手比试。

只是静静的站在角落里,等鲁国公府的小公子杜守恒给他寻找机会。

祝景澜这次回京探亲,本来主要是看望身子不太好的祖母。

哪知一向面和心不和的祖母和母亲竟然一同催促他该成亲了。

祖母年岁大了,身子一天不如一天,是该了却祖母的心愿在她闭眼之前成亲。

可是他这么些年一直在边关征战,压根没心思也没功夫盘算过自己的婚事。

至于他要娶什么样的姑娘,以前他没想过,也没具体的要求,

能像母亲那样端庄贤惠会持家就行,让他与父亲一样无后顾之忧的在边塞戍边。

作为威源将军府的长子,他做不到好友杜守恒那样,执着的要等到遇见自己喜欢的人。

他不懂老杜说的是什么劳什子一见钟情,什么肾上腺素飙升。

姑娘嘛,普天下不都一样的。

手里一把团扇,见人半遮面,私下里读读女德,练练字,做做女工。

直到那一天,那一天遇到韩国公府的七姑娘,世界一下就变了。

那一天他陪母亲去郊外的戒律寺上香,山腰上遇见国公府的轿撵,

母亲主动避让,不料轿撵上的姑娘却十分有礼的谦让:

“冯夫人,您先请。芝兰已经落下来了,也不赶于这一时。”

说着冲他微笑点头以示见过,那笑容如春天的阳光就那么明晃晃洒进他的心里。

姑娘生的娇艳动人,如一株含苞未放的牡丹,大大方方,端庄秀丽。

一双眸子盛满了随波荡漾的湖水,俏生生的嘴唇笑起来弧度极美。

他的心像被什么撞击了一下,眼前一片明亮,世上真有如此美丽的女子!

待姑娘的轿辇快速前行了,母亲才告诉他这是韩国公府的七姑娘,闺名芝兰。

后来在寺庙里,母亲歇息,他去后山散步,途经国公府安置的偏院,他鬼使神差的希望能再见到七姑娘一面。

老天有眼,他当真的见到了,在偏院旁的一个偏僻的亭子里就见到了七姑娘!

那么偏僻的角落里,一众丫鬟婆子簇拥下,他一眼就看到了七姑娘。

七姑娘着紫红提花褙子,浅紫暗花百褶裙,袅袅婷婷朝他这边走来。

他还没想好是该躲避还是找个借口说句话,姑娘已经来到他不远处。

他避之不及,只能站在一边。

走近了,七姑娘见到了他,停下脚步,矮身蹲了一礼,明媚一笑:

“祝少将军!小女子有礼了!”

此刻的七姑娘更像一株高洁清灵的兰花,他的心荡漾开来,

慌忙回礼:“姑娘安好!”

七姑娘含羞带笑的看了他一眼,随后带着众奴仆离开。

“芝兰,芝兰。”他心里默念她的名字,跟他很有缘分啊。

身边小厮华成倒是眼尖,指着地上一物:“公子,她们遗落东西了。”

跑过去捡了起来。

他接过华成捡到的物品,是一本书册,曰《防守论》。

居然是本兵书,扉页上还画着一株兰花草。

一定是七姑娘的无疑了!

没想到七姑娘这么个娇艳的美人居然喜欢看兵书,

真是让他不敢想象,又欣喜若狂,跟他一样的兴趣啊!

用老杜的话说是“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共同语言。”

这是不是老杜所说的“一见钟情”?

他觉得他这么些年都白活了,如今才知道见到一个心仪女子的滋味。

他又觉得这些年的白活是值得的,就是为了能遇见七姑娘。

回到家中便向母亲提起七姑娘,若要成亲,他要求娶七姑娘。

今天国公府寿宴他也来了,来到一群凡夫俗子当中给七姑娘相看。

也想再瞧瞧如兰花一般清贵的七姑娘。

还硬拉上好友老杜陪他壮胆。

这个老杜,不喜这种场合,说跟这些人格格不入。

什么比武射箭,吟诗作对,不过附庸风雅罢了。

他也不喜欢啊,可为了见到七姑娘 ,他愿意在这附庸风雅的人群中等待!

借口他都想好了,把那本《防守论》还给她。

另外告诉她,他那里收藏了好些兵书,都可以给她阅读。

老杜笑他铁树终于开花了,他也笑话自己,一个沙场都冷静的人居然为了一个小姑娘寝食难安。

他不管他是什么开花,他要一个结果。

但老杜告诉他,这众目睽睽下想见到七姑娘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找一个能搪塞的理由。

至于什么理由他想不出啊。

二人在嘈杂的欢笑声中苦思冥想,杜守恒终于想了起来:

“来的时候在大门口见到赵大人府中的车子,他们与国公府沾了点亲。

让他们家三姑娘出面,或许就顺理成章了。”

老杜在工部就职,能成日的在京城外乱跑,除了他鲁国公府幼子的身份,

也得益于工部侍郎赵大人对他的赏识。

他与赵大人的长子也有些交情,与三姑娘也熟识。

此刻老杜去寻赵家长子,他在园子一角找了个僻静的地方等着。

心里盘算着等下见七姑娘,是光明正大的在人多的地方,

还是找个安静,但不损姑娘名节的地方。

如此想着便沿着园子里小路,往前走着,小路越走越曲折,往一片茂密的竹林蜿蜒而去。

竹林的那一头有几间房子,看起来像净房。

华成告了罪,要去一趟。

祝景澜便独自一人原地徘徊。

这是个僻静的地方,他的两侧和前面都是翠绿的竹子。

身后是一个不大的假山石。

石头后面是一个土坡,土坡上有个水榭,土坡背面是景观湖的驳岸。

忽见远远的有一群年轻的女子朝他这个方向走来。

前面的像主子姑娘,后面东张西望的是丫鬟。

姑娘只身前来,他撞见了不好,下意识的朝假山中空处躲了躲。

女子们走近了,说话声也渐渐能听见,一个女子声音清脆道:

“你说你们姑娘,这个时候不到前面逛逛,跑这角落里来躲清净。”

另一个女子悄声说:

“我们姑娘说,前面的都是未成年的毛头小子,她没有兴趣。”

“她呀,”女子哧的笑了一声,

“自己不过十六七岁,还嫌弃人家十七八的是毛头小子。

再大些的人家都婚配了啊。

她上哪儿找年纪大些的。”

相关知识
精选知识 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