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 >

多人追的小说阿绵宋有福无弹窗-阿绵宋有福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书法 2024-02-14 16:10:27
她们这个地方,成了亲的女娘后面才会加个“娘”字,她现在还不叫绵娘,父亲母亲都唤她阿绵。阿绵这几天心情不好,也不说话,早上吃饭的时候,闷闷的低着头,只吃自己碗里的那点糙米熬成的粥。阿娘终是看不下去,给她拿了个玉米饼子递过去,被她放在一边,吃不进去,也不想吃。情绪是能传染的,一家五口,围着一张破旧的八仙桌吃饭,真真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就算是不想看,那人也逃不过自己眼目前去。她这样,除了还不晓事的弟弟又拿起第二个玉米饼子以外,其余的三个大人也都食不知味。玉米饼子吃进嘴里,和嚼干枯的老树皮一样,没滋没味,还特别难咽。喝一口稀得见底的粥,才能勉强把嘴里的东西咽进去。阿爹到底是舍不得碗里的那点粮食,直接喝进去了,才放下碗,抽出老烟袋来。里面装了一烟袋锅子旱烟。找火石,四周用眼睛划了一圈,没找到,干脆也就不找了,就那么抽着空烟,说实话吧,没啥滋味,不过是解解心头的烦闷。四十岁不到的男人,佝偻着肩膀,黑红黑红的脸膛,抬头纹堆成梯田,看上去好像有五十岁了。都是生活给熬的,硬生生把个人给熬老了。阿娘放下碗筷,没有流泪,她的眼泪早在刚开始摔断腿那几年哭干了,现在剩下的只是一声接一声的叹气。大兄最先放下碗筷,实在受不了屋子里的气氛,直接走到外面,一阵磨磨喳喳的声音过后,传来一阵声音。“阿爹阿娘,我上地了。”没人应他,外面也就没了声音,天天都是这样的流程,应与不应又能怎么样。碗筷放下,站起来,在阿娘说话之前,先把话说了,“我去喂鸡。”声音很低,却能听清,人走得很急,就怕屋子里有谁拦着她。不一会外面就想起了剁菜的声音,一声连着一声,当当当当的不停,那一刀接着一刀的倒像是剁在人心上,听着就难受。宋李氏终究是长长的叹了口气。宋有福站起来,准备走了,今天那两亩地估计铲不完,实在太荒了。“我先走了,你和丫头再好好说说。”当爹的,和女儿自来就不亲近,更别提谈心什么的了。出去,在炉灶那找到了火石,最后还是将烟点着了,深深地吸上一口,鼻子里喷出来的浓烟盖住了他的红脸膛,却盖不住他的愁苦。饭桌上独独剩下一个小孩子,十二三岁的年纪,不知愁苦,拿起第三个玉米饼子,就着碗里的糙米粥,桌子上的咸菜条,像一只闷头吃食的猪一样,吭吃吭吃的什么也碍不到他。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他老子本来就穷,这一顿,他能吃下两个人的饭量。宋李氏长长的叹口气。“细牙,你倒是慢点吃,别噎住”。吃完三个饼子,才放下碗筷,站起来,拿起炕沿上放的书包。“阿娘,我去学堂了。”小孩子,腿脚利索,这句话刚说完,一溜烟似的跑开了。宋李氏叮嘱一句。“去了学堂不许打架啊。”也不知道听没听到。小子大名叫宋知恩,他哥哥名叫宋知孝,名字是学堂的先生给取的,为了去这两个名字,家里还打了两个半只鸡。没错,两个半只的鸡。阿哥取名的时候,送去了半只,他取名的时候,又送去了半只,当然,这事是阿娘和他念叨的,一开始他还好奇,为啥不送去一个整只的鸡,后来才想明白这个道理。院子里看见阿姐,侧着身子在那里喂鸡,想要说句话,可是,看着那紧绷的一张脸,啥也说不出来,最后还是走了。阿绵看着人出了院门,直接上了山道,将拌鸡食的盆子放在一边,还要进屋去收拾桌子。屋子里就剩下母女俩,即使桌子上的东西简单,很快就能收拾完,宋李氏还是抓住了人,该说的话说出来。“阿绵,苦了你了,你也体谅一下阿爹阿娘,这也实在是没办法了。不然的话,阿娘怎么会舍了你换了这门亲事。”阿绵的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计,她娘也没有停下嘴里的念叨。“咱家穷,真的要是给你阿哥娶媳妇,没出淘蹬这钱去,再说了,也没人肯嫁啊,咱们家这境况你又不是不知道。”阿绵打断了她的话。“您别说了,我又没说不嫁。”屋子里的地扫干净,把母亲的拐杖放到她够得着的地方。出了门,将灶房收拾干净了,阿绵还要去打野菜,想了想,先把一会要洗的衣服放一块,大早上,露水湿寒,真的洗衣服,水还是凉的,只能先去打野菜。看看院子里的那十几只鸡,就等着养大了卖钱呢。家里没有别的进项,就只能靠那几亩地,和这几只鸡出钱,大兄倒是闲的时候能去山上砍柴,卖给镇子上的人,可是,能挣的终究是有限的,阿娘是个废人,除了能缝缝补补,其余的也干不了啥,小弟还要读书,哪一样都是钱。她从记事起,就开始干这些了,每天打野菜,喂鸡,洗衣服,做饭,日子叠着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下来,没有一成变化。这样的日子会一直过到她出嫁的那天。可是,谁又知道,真的出嫁了,干的不是这些。榆树条子编成的筐又傻又大的,割满这一筐的野菜,最起码也要半上午的时间。出了家门,自然有那好事的,看着她,指着她,说上两句,小声的嘀咕,其实很让人生气的,明知道她们是在说你,却又不知道她们说些什么。那些碎碎叨叨的声音总是无端的让人心里憋闷的慌。阿绵只能加快脚步,让自己远离那些碎碎的言语。她本来想往西北去,可是,远远地看见阿哥和阿爹的身影,转了个念头,直接往东北去了。这个时候阿绵最不想看见的就是家里人,不光是家里人,她谁也不想看见。现在见着谁,看她的目光都让她心里不舒服,或者是嘲弄的,或者是同情的,还有些别的什么,她看不懂,也不想懂。第2章 换亲阿绵低着头,割着地里的菜,这一片是极静的,静的只有蛐蛐的叫声,却让她心里平添了几分恼意,总觉得这蛐蛐也在议论她的事。手里的刀子扔出去,蛐蛐还在不停地叫唤,她却坐在那里哭了,寂静无声的哭,哭的很伤心,却没人关心,她也不想有人关心,就想着这么哭吧,哭出来,心里也许就舒服了。原本也有过念想,穿上大红喜服,盖着艳红的盖头,坐着二人抬的轿子,被人领到另一个村子,做别家的媳妇。生个白白胖胖的娃,一门心思的过日子。可是,现在这些都不能实现了,所有的一切都成了泡影,自己是要成亲了,可是,却是嫁给一个病得快死的人做媳妇。不想的,谁家的姑娘会同意,十五六岁的年纪,去做这等子亲事。可是,她就得去,只要她嫁过去,不仅能换来一大堆彩礼钱,还能给阿哥换来一个嫂子,可是,这个嫂子,要用她的一辈子来换,怎么会甘心,心里难受,真的很难受。一筐子的野菜,装的实诚,用力摁了几次,直到实在装不下了,才准备回家。远远地看见以往一起割野菜的的小姐妹从前面的地里出来。慢下了脚步,总想着避开。可还是避不开的。一个女娘不经意的回头,已经看见她了。“阿绵,你怎么走在后面。”三四个女娘混成一群,都是村子里差不多年纪的人,平日里干活什么的都在一处的,现在,阿绵却不喜欢和她们见面。碰到了,阿绵也是想躲开的,可是却没躲开,还是打了招呼。再不甘愿,也不能不回应,听着招呼,走了过去。几个女娘偷偷将人打量一番,想要看出阿绵的变化。却什么也看不出来。阿绵本来就话不多,现在更是成了一句嘴葫芦,过来是过来了,却是直接往前走,也不说话。不知道说什么好,阿绵心里是极其不舒服的,换亲这种事本身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同样是办喜事,只有家里特别穷的,才回去换亲,不然的话,怕家里娶不上媳妇。阿绵要换亲的人家是山那边梅花村的豆腐娘子家里。豆腐娘子家里姓梅,男人早早的去世了,家里只剩下她和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姑娘,姑娘倒是长得不错,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美人。儿子本来在学堂念书,原本是个要强的,一心想要考过乡试当上秀才老爷,结果考试之前大病一场,不仅耽误了功名,人也一直到现在还没好,听说前两天又病重了,他娘着了急,才想出这么个土办法,冲喜。冲喜,说得简单,做起来难,先不说好端端的,谁家姑娘会给她家儿子冲喜,一个寡妇娘,靠卖点豆腐换两个钱来养活一双儿女,再加上这些年来那个梅家小子看病吃药,银钱上更是捉紧。豆腐娘子也是急得满嘴起水泡,后来不知怎么的,就盯上了宋家,宋家条件不比梅家好到哪去,虽说劳力比梅家强。但是一个残废的婆子,两个儿子将来也是要娶媳妇的。哪里都是要用钱的,宋家没什么撑门面的东西,也就是三间土坯房还像点样子。豆腐娘子是个爽利人,心里有了计较,也就没有那抹得开抹不开的说道。卖豆腐的时候走到这田家湾,就和宋有福提了那么一嘴。这样的事情,宋有福一开始是不同意的,豆腐娘子人麻利,嘴爽利,换亲的利弊摊开来说,不用媒婆,她自己就能说出一朵花来,宋有福是个老实人,自然是没有她那么会说,只是一个劲的吧嗒他的旱烟袋。最后,宋有福一磕旱烟袋,倒出里面的烟灰,说了两个字。“换吧。”事情就算定下来了,两家商量好了找的媒婆,中间再一串联,这事就成了。豆腐娘子常年在外卖豆腐,寡妇失业的,养成的性格自然不是绵软,说话办事也不向别人家的婆娘那样,狗狗嗖嗖。这些年来,卖豆腐豆腐,走家串户的都习惯了,这种事,自己去提,没有先惊动媒婆,花钱搭人情不说。万一不成,还伤了和气。事实证明,豆腐娘子是对的,如果真要是找媒婆来说,宋有福是万万抹不开那个面子的。当着别人的面应承用自己的闺女换一门亲。这种事,他是打死也不会答应的。说到底,抹不开面子。即使这一辈子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庄稼人也要这张脸。村口的时候,阿绵和几个人打声招呼,就要分开了,往日里关系比较好的阿云走过来,拉住了她。犹豫了好一会儿,阿云才小声说道:“阿绵,我听说了的,前两天那梅家的姑娘闹了上吊,死活要将这场婚事搅黄了的。”阿云也是订了亲的人,恰好婆家就在那梅花村住着,昨天她未婚夫来家里帮干活,知道她和宋家的女娘关系要好,遂将这事讲给了她听。阿绵愣愣怔怔的看着她,好半天才哦了一声。她的反应太过平淡,阿云有些急:“就这样?”“还能怎么样?”阿绵垂着眉道:“没用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经定下来的事情怎么会反悔呢,再说了,如果她这么闹真的有用的话,那边早就来信了。”“倒是这个理。”阿云跟着叹气,红着脸道:“阿绵,那个你放心,我的婆家也在梅花村,以后嫁过去,我会照应你的。”这话说出来,却是十六岁的女娘用尽了勇气,不为别的,只为了宽宽小姐妹的心。见阿绵看着她不言语,又急了,圆润光滑的小脸红的不像样子。“阿绵,你别误会,我不是在和你显摆什么,我是,我是,我是。”越急越说不出话来,她是什么,自己也不会说那几个字,最后还是给她急出来了。“我就是心疼你。”这话一说出来,就顺当多了。“我们自小一起长大,往日里常在一起,咱们都是好姐妹。万没有别的心思。”装菜的筐放在地上,两只手握着阿绵的胳膊,急于解释,女娘的眼泪都要急下来了,就怕小姐妹误会自己。

《绵绵情丝系君》试读内容就到这里了,想看更多绵绵情丝系君章节,请持续关注乐子生活网!

相关知识
精选知识 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