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 >

最火言情小说天涯断徐兆沈苓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天涯断(徐兆沈苓)最新章节阅读

书法 2023-12-08 16:19:08

天涯断是一部非常精彩的传统武侠小说。作者是衍宋,小说主人公是徐兆沈苓,下面一起来看下书的主要内容:姜国四十九年,有大将名为徐兆。徐兆有副将名为沈苓。两位将军在姜国边城北林驻守,十年征战保姜国平安。但在一次与邻国的和亲中,突发事变,国主姜朝乾遇刺,姜国局势大变,沈苓的身世也浮出水面。从那以后,所有人都命运都变了。姜国的未来会如何,徐兆沈苓又将何去何从?

精彩章节

一 进城

将军府外,一队人马整装待发。

府内大堂,一男子立于堂前,身着一身黑色铠甲,腰间挂着一把宝剑。

周围站着几个家佣。

一个丫鬟走上前,双手捧着一件深红色的披风。

一个女子走过来接过披风,轻声说:“我来吧,久春。”

久春微微颔首,小步退下。

女子为男子披上披风,问道:“你一定要自己去吗?”

男子没有回答她,眉头紧皱,转身离去。

走到大堂门口时,他没忍住回了头,看到了女子不舍的眼神。

他心里一动,主城距北林有五日的行程,此一去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

“沈苓,你随我一同前往主城。”说完这句话,男子转身出门。

名唤沈苓的女子立马应声,欢欣雀跃的跟上去。

府外,已经有手下拉来了两匹宝马在等候,二人翻身上马。

男子拉紧缰绳叮嘱道:“这几日我与沈将军不在,你们不可松懈,训练不可断,巡逻不可停。”

门口送行的将士们俯首应声,二人方才启程。

姜国四十九年,有大将名徐兆字断涯,骁勇善战,常年驻守边城北林。

徐兆有一员副将,名沈苓。是徐兆的左膀右臂。

过几日,姜国国主姜朝乾要为少城主姜甲举行册封大典,朝中大臣皆要进城朝拜。按照礼数,徐兆也需得进主城。

徐兆本来打算一人前往,可沈苓每天都在他面前晃来晃去,嚷嚷着要一同去。

徐兆当她是想去玩乐,自然不答应。

直到昨晚,沈苓才说:“朝堂向来忌讳手握兵权的人,你这次进主城,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万一是鸿门宴,没有我,你一个人怎么办?”

徐兆笑了一下,有些无奈道:“国主有什么理由费心劳神的在少国主的册封大典上给我使什么绊子?”

沈苓支支吾吾说不上来,索性耍赖:“我不管,你带我去。我还从来没离开过北林呢。”

徐兆说:“沈将军,你这个样子让将士们见了不笑话。”

将士们怎么可能看见。

但沈苓还是爬了起来拍拍屁股,甩下一句:“本将军还不稀罕去。”拉开帘子跑了出去。

徐兆看着沈苓离开,无奈的摇摇头。

沈苓都能想到的,徐兆怎么可能想不到。

众人皆知,“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的道理,本就有心腹劝说他这次册封大典不要去了。可少国主册封,徐兆身为护国大将军,他若不去,不知道又会被有心之人说成什么样。

自从姜朝乾把徐兆送去军营到今天,已经十年过去了。这十年,徐兆尽心尽力,效忠朝堂,巩固江山,再无外敌来犯,姜国这近十年的国泰民安离不开他。

徐兆自幼无父无母,跟随师父孟忠习武学兵法,或许是因为有天赋在身,或许是因为后天足够努力勤奋,总之他小小年纪便出了名。

国主姜朝乾听闻军师孟忠有一徒弟,年纪小小便武功了得,还懂兵法,就下旨将徐兆送去军营。

徐兆还记得,姜朝乾笑着对他说:“徐兆,你是孟忠教出来的,寡人信你,姜国未来的太平,就要靠你了。”

徐兆自入军营以来,不负众望,一场又一场的胜仗证明了姜朝乾选择的正确。年仅二十四岁,徐兆就坐上了护国大将军的位置。

百姓爱戴他,民间传闻有护国将军徐断涯姜国得以安稳百年;国主赏识他,为他封号断涯将军封地北林城;师父也深感欣慰,赐他一把宝剑,以他的名字命名——天涯断。

如今,少国主即将册封,江山易主便是早晚的事。徐兆兵权在手,名声在外,不知道姜朝乾还能否如当初一般,笑着对他说:“寡人信你。”

徐兆在想,此番前去主城等着自己的是什么。称赞?奖赏?又或者当自己卸去兵甲,进入大殿时,殿门一关便是一场杀戮。

这种事,历史上发生的并不少。

这不是徐兆信不信国主的问题,是国主信不信徐兆的问题。

而军师孟忠说:“断涯,你放心去,有为师在。若国主真的有心收回兵权,我定会请命带你和沈苓远离朝堂,隐姓埋名过完一辈子。”

时隔多年,孟忠也想知道,主城里位高权重的那位是不是还如当年一样,初心未改。

所以,徐兆不愿带沈苓去。他觉得如果自己真的遭遇不测,至少有沈苓保住北林军。否则北林军一旦瓦解,外敌入侵,姜国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沈苓昨晚的一句话让他有些于心不忍,沈苓自从跟着他到现在,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北林城。

看惯了北林城,徐兆也想带她去看看主城的繁华。

他们启程的早,也不着急,队伍走的也比较慢,晃晃悠悠一天才走到北林城边界。

正值初夏,树林郁郁葱葱,还开了很多花。

沈苓很开心,跑在前面。

徐兆拽拽缰绳,跟上她,走在她身侧,问道:“很开心?”

“当然,”沈苓回头问他,“主城的夏天是什么样的啊?”

徐兆摇摇头,他常年征战四方,也没去过主城,只有他送回的一份份捷报。

沈苓叹了口气。

徐兆有些抱歉的说:“总以为战争只是一时的,有一天可以带你去姜国的每个地方看看。可守边疆却好像成了一辈子的事。”

沈苓偏头看着他:“你不想打仗啦?怎么可能啊。”

虽然姜国现在国富兵强,但也不敢对外掉以轻心。邻国古国觊觎姜国国土多年,一直虎视眈眈。

战争随时都会爆发。永远不会停止。

徐兆说:“当然不是。只是你,一个女孩子每天跟着我喊打喊杀,总觉得有些不合适。”

又来了又来了,沈苓有些不悦的说:“徐兆,你最近怎么了?老说这些,再说我打你了。你是不是想赶我走?”

徐兆连忙摇头:“当然不是,我怎么会赶你走。”

“你最好是别有这个心思。”沈苓转头去不理他,身下的马也很感知到了沈苓的不悦,甩甩尾巴远离的徐兆的马。

徐兆没有再说什么,双腿轻轻夹了下马肚子,马儿快步向前,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

虽然徐兆什么都没说,但知徐兆者莫若沈苓,他心里怎么想的,沈苓怎么可能不知道。

沈苓快二十了,在姜国,女子十六便可以婚配了。

在徐兆的庇佑下,北林城人人生活的都很幸福快乐,女孩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畏畏缩缩的躲在家中。她们会一同上街游玩,一同去学堂学习,到了十六岁风风光光的嫁给一个好人家。

而沈苓不一样,她是军中副将,常年征战在外,结识的都是军营之人。

徐兆每次在城里看到那些娇嫩嫩的女孩,都会忍不住想到沈苓。明明是一般大的年纪,沈苓却因为常年拿剑弯弓,双手长满了茧子,多年受过的伤在身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伤疤。

他会惋惜沈苓不能像那些女孩一样被呵护被疼爱。可沈苓不觉得。

她反而觉得自己是最特别的,从小因为徐兆的教导,她略懂琴棋,带兵打仗更是精通。

况且,他明明就很得意身边有个她。

他想听曲儿,沈苓便可为他弹奏自己会的不多的曲子;他想下棋,沈苓便坐在他对面与他对弈;他要上战场,沈苓便身披铠甲骑战马在他身侧。

姜国人人都知道,断涯将军有一副将,年轻貌美,能征惯战,颇有巾帼不让须眉之风范。

任谁身边有这么一个漂亮能干的姑娘,还不乐的半夜都笑出声了,更何况沈苓为他是从,只听命于他一人。

沈苓表面上昂首挺胸走着,其实手里把玩着马鬃,她盯着徐兆的后背仿佛要把他看出一个洞来,手里的马鬃都快打结了。

徐兆,你现在觉得不该留我在身边了,晚了!

毕竟,毕竟……当初是徐兆在末姜河边救起了奄奄一息的她留在了身边。这一留就是十二年。

到了晚上,徐兆命大家停下休息,明日再走。

众人找了一片空地,搭起一个火堆。徐兆坐在一旁看着。

沈苓带人跑到树林里,逮到了一只野兔子。将军周丛麻利的把兔子收拾干净,用一根树枝穿起来,架在火堆上烤的滋滋响。

沈苓在徐兆身旁坐下,拿出两块酱饼递给他:“吃吗?”

徐兆拿过一个酱饼咬了一口,问:“哪来的?”

沈苓嘴里含着饼,含糊不清的说:“末姜婆婆给的,前天我去城里遇到她,她听说你要去主城,让我带给你做路上吃的。”

徐兆点点头,又察觉到哪里不对劲。沈苓猜到他在想什么,狡黠的眨眨眼说:“所以你要不带我,这些酱饼我就全自己吃了。”

徐兆无奈笑笑。

末姜婆婆是北林城的一位老人,老人年近古稀,住在末姜河边。婆婆在北林生活了一辈子,没有家人,也没有名字,所有人都叫她末姜婆婆。

沈苓最喜欢带人去给婆婆打扫屋子,再陪婆婆说说话,婆婆就会拿自己做的酱饼给她吃。

婆婆做的酱饼,天下第一好吃。

周丛那边的兔子烤好了,他拿过来分给徐兆和沈苓一人一只兔腿,自己抱着兔脑袋啃。

他边啃边说:“要我说你就该找个理由,比如要巡逻啊之类的,不去了。我们偷溜出去玩几天也没人发现。这不比去参加册封大典和打仗有意思。”

徐兆瞪他:“出了军营连规矩都没了,你是想念军法了?”

“不不不,军法就算了,谢谢将军。”周丛冲徐兆作揖,嘴里还叼着兔头,“不过说真的,我不想你去。”

徐兆沉默了。

沈苓咽下一口兔肉,说:“我们当然要去,不去好像显得我们亏心一样,就要大大方方的去。”

其他人不说话,沈苓说的有道理。

徐兆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我相信国主,这么多年,我只为姜国平安。臣子之心,昭昭在目。”

沈苓没接话。她知道,徐兆的心中有国有家,有天下,有百姓。这是他心中的责任,是他坚守的理由。所以徐兆永远都义无反顾一马当先。

可沈苓不一样,当年徐兆在末姜河边捡起她的时候,她不记得自己是哪里来的,也不记得自己的名字。对她来说,自己无国无家,她只有徐兆和北林。

这么多年,她在他身侧,不是为了护国,只是为了护他。

她坚持要随徐兆一同进主城,也是因为如果姜朝乾真的要对徐兆下手,她定会挡在他身前,为他争取一条生路。

所以,不管徐兆带不带她,她都会跟去主城。大不了偷偷跟过去,反正被骂一顿就完事了。

沈苓心里的这些想法,徐兆全然不知。

沈苓也不说,她只是抬起头,跟徐兆一起看星星。

二 主城

这次出来,因为只是去参加册封大典,所以他们骑的都是普通马匹,体力不如战马。走走停停,第五日下午才到主城城外。

一行人到了城外的驿站,拴好马匹,凑到一起看着远处主城高大的城墙。

明日才是册封大典,但城墙上已经挂上了寓意吉祥的红布。

徐兆转身,下令道:“所有人在此休息,明日我与沈将军进城,其余人就在此等候。”

沈苓跑过去,用肩膀碰了碰徐兆的胳膊:“不然我们进城玩一会吧?反正明天才正式进城,这里面也没人认识我们。”

徐兆犹豫了一下,看着沈苓满怀期待的小脸,点了点头。

沈苓出来的时候没有穿铠甲,徐兆先去把一身黑色的铠甲换了下来。

他很少穿常服,一袭白衣上身,说不出的好看。

沈苓绕着他转了一圈,摸着下巴说:“将军穿白色也好看,以后可以多穿啊。”

徐兆提醒她:“进城就别叫将军了。”

沈苓抬头看着他,眼睛一眨一眨的:“徐断涯?徐兆?”

徐兆摇摇头,虽然百姓没有见过他们,但没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沈苓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那好吧,春风。”

徐兆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沈苓的小字叫秋水。

所以,她给他起了一个跟自己的字类似的化名。

春风,秋水。

徐兆没有说话,等于默认了这个化名。

沈苓很开心的走在前面:“那走吧,徐春风。”

徐兆跟在她身后走了两步,又折回来叮嘱周丛看好队伍,在驿站不要离开。

周丛知道,册封大典在即,北林军不可出差错。他向徐兆行了个军礼,说:“放心吧大将军。”

徐兆和沈苓进了城。

主城与北林完全是两个样子。

北林在姜国边境,路途遥远,很多东西都运不过去,好玩的东西少之又少。只有每个月的集市才比较热闹。

主城却是一片繁华,大街两旁的商品琳琅满目,沈苓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很是兴奋。

徐兆差点跟丢她。

沈苓停在了一个买玩具的摊位前,拿起一个用木头削成的小人,木头人身披铠甲,右手执剑,没有五官,但微微飘扬的披风倒也显得威风凌凌。

摊主见她喜欢,给她介绍:“这刻的是我们姜国的英雄,断涯将军。”

“哦?”沈苓来了兴致,平日里在北林大家都认识徐兆,她还没听过外人如何说他,“那你说说,断涯将军威名如何?”

摊主仿佛看见了外来人:“你是姜国人吗?断涯将军威名远扬,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有他在才有姜国的今天。你去打听打听,提起大将军,谁不是赞不绝口。”

说完,他似乎还怕沈苓不信,拉着隔壁的摊主问:“你说是不是?”

隔壁摊主是卖包子的,他立马接话:“那是肯定。我小时候经历过战乱,那时候姜国多少人连饭都吃不饱。你看看现在,都开始浪费粮食了。”说罢,他看着摊子前客人吃剩下的包子,一脸痛心疾首。

沈苓乐不可支,以前在北林没觉得,今日才知道,徐兆保家卫国是有多大的意义。

沈苓把玩着手里的木头人,问:“那你这木头人怎么没有脸呢?”

摊主摇摇头,说:“将军常年在外征战,没人见过他。”

沈苓眯着眼故作神秘:“实话告诉你吧,我是从北林来的,我见过将军。”

“真的假的?”摊主看着沈苓,眼前的姑娘看着年龄不大,显然不可信,“那你说说,将军长什么样?”

沈苓想了一下,说:“将军长得特别好看,风度翩翩……”她说的是实话,徐兆生的特别好看,她有时候觉得徐兆不该当将军。他若是去考官,定能被国主相中,做个驸马。

不过,沈苓没来得及说完,徐兆就找来了。

她不好意思当着他的面拿他吹牛,讪讪地笑了一下,把手里的小木头人给他看:“你看,断涯将军。”

徐兆笑了笑,直接掏出银子递给摊主:“这个我们要了。”

摊主却没收:“既然跟姑娘有缘,就送给姑娘了。若哪日姑娘在北林再遇到将军,记得帮我把脸刻上。”

沈苓拍拍胸脯:“谢谢摊主,包在我身上了。”

和徐兆离开摊位走远之后,沈苓才敢小声说:“我发现,百姓真的很感谢你。”

徐兆带着她往回走,边走边说:“这都是我该做的。”

沈苓看着手里的木头人,决定今天晚上就把脸刻上。

走着走着,徐兆突然拉着她转了个弯,进了一家店。

沈苓站在店里环顾四周才发现,这是一间卖衣服的店。

“你要买衣服吗?可你进宫不是要穿盔甲吗?”沈苓走了两步,随手拿起几件看了看,才发现这是一间女装店铺。

徐兆没接她的话,伸手挑出一条杏黄色的裙子,比到她身前,看了看,说:“这件喜欢吗?”

沈苓反射弧跟不上,讷讷的接过裙子,问:“给我的?”

徐兆抿着唇,点点头。

老板娘注意到了他们,走过来笑着说:“姑娘若喜欢,可以进里面试一下。”

沈苓拿着那条丝绸质地的裙子有些不知所措,她没穿过这种裙子。

徐兆用眼神鼓励她去试一试,沈苓只好拿着裙子走向店里面。

趁着沈苓换衣服的功夫,徐兆接着挑。

老板娘跟在旁边说:“这条是新上的。这条很多姑娘都喜欢。这条也不错。”

最后,她见徐兆眼神停留在一条水蓝色的裙子上,说道:“公子眼光真不错,这条很适合你家娘子。”

徐兆脸色有一丝变化,但老板娘正说的兴致勃勃,他一时间也不好意思打断老板娘纠正她。

老板娘没注意到徐兆的不对,继续夸着:“你家娘子生的好看,身材也好,什么衣服都撑得起来。公子好福气。”

见她说完,徐兆才开口说:“她不是我娘子。”

老板娘意识到说错了话,连忙改口:“对不起公子,是我眼拙了。”

徐兆笑着摇摇头,说:“没事,这几条裙子都按她的尺码包起来吧。”

老板娘立马招来伙计,让伙计去把衣裙都包好。

沈苓换好了衣服,鼓足勇气推门出去。

徐兆听到动静,抬眼看了过去。

老板娘并不是为了做生意而信口开河哄骗徐兆,沈苓生的一双大大的杏仁眼,小脸因为害羞飞上一丝红晕,裙子把她的腰肢衬的很细。她的头发只绾了一个简单的发髻,长发垂在腰间。

平日里在军营的凌厉全然不见,整个人一下变得温柔如水,好看极了。

徐兆眼睛一亮,他就知道,自家的小姑娘打扮一下绝不比外面的女孩差。

反而,要比他们都好看。

沈苓见徐兆没有说话,犹豫着开口:“好看吗?不然我脱了去。”

她从小就没有穿过正经的女装,在军营里她都穿盔甲,平时也跟着徐兆他们穿简单的戎服。

战场上刀剑无眼没人会把她当女孩,她平时也一样没把自己当女孩。至于徐兆,他也没有养姑娘的经验。

见徐兆还在打量自己,沈苓心底生出一份不自信来,她准备转身回去换掉。

“别动。”徐兆突然出声叫住她,然后他看了看店内柜子里的首饰,走过去拿起一个步摇轻轻插在沈苓的发髻里。

步摇上的珠串垂下来轻轻晃着。

徐兆笑了:“真好看。”

沈苓抬手摸摸脑袋上的步摇,问:“真的好看吗?”

徐兆点头:“当然。”

一旁的伙计拿着包好的衣服走了过来:“公子,都包好了。”

徐兆指了指沈苓头发上的步摇,说:“这个也要了。”说完,随着伙计去付账了。

沈苓看着那伙计手里的衣服,人都傻了,那得有四五件吧?

她看向徐兆,徐兆已经付完了钱从伙计手里接过了那些衣服。

徐兆做事她一般不会干预,他给她买东西,她也不会拒绝。

但是,她实在想不明白徐兆为什么突然给她买这么多裙子。

出了店,沈苓才开口问他:“你给我买裙子干嘛啊?明天去宫里穿?”

可去宫里也只需要一身衣服,况且既然沈苓是副将,穿盔甲去也没问题。

徐兆回答道:“不是啊,给你平时穿的。这样比穿盔甲好看多了。”

沈苓舔了舔嘴唇,没说话。

徐兆停下脚步,转身对沈苓说:“先前一直没有注意到,现在才想起来,女孩子家总要有自己的漂亮衣服的。况且,我们秋水这么好看,不打扮一下岂不是浪费了。”

沈苓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哪有女孩不爱美呢。

她甩甩袖口扎着的布条,说:“那谢谢我们春风啦。”

两个人没有立马出城回队伍,而是吃了饭才回去。

周丛站在路口左顾右盼,显然是在等他们。隔着大老远,周丛就看到了一袭白衣的大将军,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黄色裙子的女孩,而沈将军却不在。

周丛心惊肉跳,不得了了,怎么将军进了趟主城,还拐了个姑娘,把副将丢了。

直到两人走近,周丛才发现那个姑娘就是沈将军。

他看着沈苓,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沈苓转了个圈,裙裾飞扬,她笑脸盈盈的问周丛:“好看吗?”

周丛回过神,点头:“好看。”

徐兆把手里的衣服都递给周丛:“收好给小将军带回北林。”

“好。”周丛接过衣物,想起来正事,“将军,朝廷来人了。”

徐兆面色一沉,疾步走向驿站。

一个戴着官帽的中年男人坐在驿站院子的桌前,身旁跟着一个随从。

周丛介绍道:“将军,这位是朝中大臣,李副丞相。”

沈苓站在徐兆身后眨眨眼,李副丞相?丞相还有副的?

李副转身跟徐兆行礼:“在下李副,见过断涯将军。”

徐兆给他回了个礼。

沈苓才反应过来,副是这位大臣的名字。

李副看了看徐兆身后的沈苓,说:“这位想必就是沈副将。”

沈苓乖巧的向他行礼。

李副说:“国主听闻徐将军已经抵达主城外,却没有进城,特地派臣前来看看,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徐兆和沈苓对视一眼,他们到这并没有通报国主,国主是怎么知道的?但现在也没必要去追究了。

徐兆颔首说:“多谢陛下关心。徐兆只是进城逛了逛,买了些东西。”

李副看了一眼周丛手上的东西,知道徐兆没有说谎。

“那便请徐将军与沈副将一同进城吧。陛下准备了府邸供各位休息。”

很明显,国主是想他们现在就进城。既然李副已经来了,这便是圣旨。

“徐兆领命。”徐兆说完,便转身对周丛说,“看好队伍,在外等我们。”

周丛领命。

李副动身带着徐兆等人进了城。

两个人被安排在一个不大的府邸里,沈苓仔细的检查了每个角落,确定这里是安全的。

明天,就是册封大典。册封大典一过,一切就都尘埃落定了。

《天涯断》试读内容就到这里了,想看更多天涯断章节,请持续关注乐子生活网!

相关知识
精选知识 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