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宋之定风波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穿越架空小说。作者是长河,主角是赵伯琮赵构,小说内容精彩丰富,情节跌宕起伏,非常的精彩,下面给大家带来这本小说的精彩内容:记者赵哲阴差阳错魂穿来到南宋,并成为宋高宗养子康王赵伯琮。在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帮扶下,他斗奸臣,抗金军,理朝政,终成一代明君。
精彩章节
第1章公元1142年除夕,南宋临安。
在接连经历了靖康之耻、二帝被俘的重创后,此刻临安百姓尚未从因丧国带来的巨大悲伤中抽离出来,一个不幸的消息便又宛如晴天霹雳般再次向他们袭来。
风波亭外风雪萧萧,在一名近侍的陪同下,一个年约三旬、身着翠绿色紧袖长衫、头戴交脚幞头的中年男子此刻正在亭中的石桌前,他面前的桌上放着一碗仍在向外不断氤氲着热气的药碗。
稍倾,随着铁器在地上叮当作响,一个蓬头垢面四旬左右的囚犯在十余名差役的押解下向这方走来。由于连日来的毒打,此刻衣衫早已碎成了无数块大大小小的布条,粘着血迹胡乱的贴在他的身上,黑黝黝的脸上亦有数块青肿,一眼看过去便知道定是吃了不少苦楚。由于手脚均被铁镣绑缚,故此走动极为缓慢。唯有从那双如深井般黑白分明的眸子里透出坚定的光,仍能够看出昔日战场上那份直抒胸臆的壮怀激烈。
正向前走着,突然一声清脆的爆竹声从不远处响起,随后一朵火红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开来,甚是好看。
囚犯停住脚步,抬头向空中看去,目光中满是留恋。
想不到岳某征战沙场杀敌无数,最终却未能马革裹尸,反倒无缘无故受此牢狱之灾。也不晓得翠娥、银瓶母女是否已经平安离开临安,岳雷、岳震等人能否逃脱成功,还有和我一道入狱的云儿和张宪,能否有人搭救?若是家人们平平安安,我便是死也可以安心了。”
想到这里,男子不禁重重的叹了口气。而后,又脚步沉重的向前走去。
“大人,他们来了。”
亭子里,侍从对中年男子恭顺,一副俯首帖耳的奴才相。
中年男子冷哼一声,并未回头,仍立身向前看着。
稍倾,一行人来到风波亭前。见亭中的中年男子挥手,为首差役上前取掉了囚犯身上的铁镣,随后又退回到原处。
中年男子轻咳一声,缓步来到囚犯的面前。
“岳将军,天天喊着杀金狗、杀金狗,可到头来金人没有少,你自己却落得这样的下场?又何必呢?今天我家大人不在,那李某就斗胆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还不如当初和他一样,效命当今皇上才是要紧。”
囚犯没有说话,俾倪的看了一眼面前的中年男子,随后又看向远方。
中年男子讨了个没趣,脸上现出悻悻的表情,冷笑一声道:
“岳将军,李某晓得你性情刚直,为人行事向来宁折不弯,但毕竟识时务者为俊杰。虽说你如今一心赴死,但我还是想劝你一句,不如把《武穆遗书》交出来,或许李某还能想办法求皇上饶你性命。”
囚犯重新看向中年男子,微微一笑,轻蔑的说道:
“原来你也是冲着《武穆遗书》来的,李立,你原本也是我岳家军的副将,如今却又投靠秦桧,表面说是总管,背地里不过是一条任其随意差遣的狗,说来还当真是可叹。实话告诉你,说岳某写《武穆遗书》的事情不过是外界传言,事实上根本就没有那本书。”
第2章“没有?”
“不错,说岳某有谋逆之心,想将徽钦二帝作为傀儡,自立为帝不就是莫须有?既是如此,那又怎会有《武穆遗书》?”
见中年男子仍有怀疑,囚犯便又傲然的答道。
中年男子眼见得自己接二连三的被奚落,对方又不肯将想要的东西交出来,便再也沉不住气,无奈的摇了摇头:
“岳将军,你若当真这般不识时务,李某也没有法子,那也就只好顺着我家大人的意思行事,你可千万莫怪我。”
说完,中年男子转身看向亭子里的侍从。对方见状,将桌上的药碗端起,快步走出亭子,来到囚犯的面前。
囚犯看了一眼中年男子,伸手接过药碗,慨然大笑道: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天理昭昭!天理昭昭!”
说完,囚犯仰起头来一口气将碗中的药喝了个精光。稍倾,随着手中的药碗猝然落地,他的身子也向后仰去,倒在了地上。
侍从注视着中年男子向差役挥手,命令将囚犯掩埋。待众人离去后,这才凑到其身旁,提醒的说道:
“大人,您不会真的就这么算了吧?小人可听说这《武穆遗书》乃是帝王权谋之书,除了攻城略地的布阵之法和调兵遣将的帅才之术,还有治国理政的要义。无论谁拿到了这本书,当上九五之尊可就指日可待。”
“自然不会。”中年男子冷冷一笑道,“他岳鹏举想用这样的法子骗过我?还当真是痴心妄想!浩龙,你让双彩堂的人好好盯着,一有风声就赶快告诉我,绝不可横生枝节。”
“是。”
侍从双手抱拳,向中年男子施了一礼,随后身影一晃,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
此刻,不知谁家的孩童吃过年饭后玩起了烟花。随着噼啪声不停响起,一个个五光十色的烟花出现在了夜空中。
中年男子抬头看向空中的烟花,过了许久,唇角突然泛起一抹笑容,目光也随之变得迷离。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半沟。时光荏苒,眨眼便已到了两年后的初春时节。这几日,随着天气逐渐转暖,临安百姓也脱去了厚厚的棉衣换上了轻薄的衣衫。
康王府书房,康王赵伯琮此刻正坐在宽大的紫檀木书桌,拿着毛笔屏气凝神的写着公文。作为宋高宗赵构的养子,他今年虽然只有十七岁,但却已然能够替父分忧、为国操劳了。
稍倾,随着外面的脚步声响起,贴身侍女郑儿拿着一件刚刚做好的用金线混合制成的玉色长衫走了进来。
“王爷,这是皇后刚刚差人从宫里送过来的,她说你虽说公事办得好,却不会照顾自己,最是让人操心的那一个。快换上吧,瞧瞧合不合身。”、
由于郑儿进来,赵伯琮的思绪又被打断。因此听她这般说,便也站起身来,边来到对方的面前,边笑着说了声好。
郑儿帮赵伯琮换上衣服,边细心打量边说道:
“要我说,还是皇后娘娘对王爷好。不像皇上,就知道巧使唤人,却又迟迟不肯给你太子之位,让人想起来就气。”
《穿宋之定风波》试读内容就到这里了,想看更多穿宋之定风波章节,请持续关注乐子生活网!